自2019年,多家國際大廠開始投入資源開發折疊式智慧手機,目前已有三星及華為推出折疊式智慧手機,另外摩托羅拉(Motorola)及TCL也將在今(2020)年推出折疊式智慧型手機,除了手機面板和電視面板之外,AMOLED也擴展到其他應用,如AR/VR、公共顯示器、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和車用顯示器等應用,將持續帶動市場以及相關供應鏈產值規模提升。中國大陸政府對於高階顯示器產業的大幅資源補助,及韓國對於AMOLED大力投資與開發,使相關顯示器設備投資持續成長。對此,也使台灣顯示器設備商受惠,切進入中國大陸供應鏈。部份廠商更藉此與日本10代線供應廠商技術合作,進入高值設備供應鏈。
數位落差存在國家、產業及企業之間,我國金屬製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員工50人以下企業家數占93%,長期以來數位投資不高,普遍處於從紙本轉為數位化初期階段,透過數位化建立新價值、新商模達成轉型企業不多。況且,該業生產大量外包、產品少量多樣及B2B接單特性,將增加數位化成本或減損其效益,數位轉型較其他製造行業挑戰更大。本文綜整主計總處的企業營運數位化普查,與OECD的企業運用ICT調查資料作對照分析,比較國內、外企業於網路及資訊管理工具、電子商務運用的普及性,同時對國內金屬製品業數位化的成熟度進行分析,瞭解該產業數位化進展並提出數位轉型的推動建議。
國際貨幣基金預估,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創下1929年全球大恐慌以來的最低水準,因疫情爆發大規模衰退的情況前所未見。位於布魯塞爾的世界鋼鐵協會,原每年4月、10月均會定期公布鋼材需求的短期展望,因受疫情封城、市場變化劇烈等因素考量,已宣布延遲到6月才公布展望數據。本文將針對2020年鋼鐵業的景氣變化可能因素進行簡析,以提供鋼鐵業者經營之參考。
AMOLED全名為主動有機發光顯示器,不需要背光模組便可自主發光,加上螢幕可以做得非常薄,具備省電與高解析度特性,適合用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產品。AMOLED將紅、藍、綠等色料利用蒸鍍、印刷、塗佈等製程均勻於基板上,本身即為彩色發光,因此AMOLED面板不需背光源 、彩色濾光片(LGD的白光OLED需彩色濾光片)、擴散板、導光板、擴散膜、聚光片、反射片等其他與背光處理相關之零組件。AMOLED設備包含三段主要製程設備,分別為陣列(Array)段、蒸鍍(Evaporation)段、封裝(Encapulation)段,前段製程核心設備包括:沉積設備、曝光設備、顯影、蝕刻設備,主要供應商為ULVAC、東京電子(TEL)、AKT(應用材料子公司)等日本和美國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而中段關鍵設備以蒸鍍設備最為核心,以Canon Tokki為主要供應商,但AMOLED面板生產以南韓佔有八成以上,其在製程設備市場也逐漸提高自製率。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向更深水域發展及亞洲新興市場崛起,未來套筒基礎需求量逐年增加,然套筒基礎製造過程複雜且耗時,需投入大量銲接技術人力,迫使水下基礎商開始投入套筒基礎智機化解決方案之研究。波蘭水下基礎標竿廠商ST3 Offshore已於2015年成功導入套筒式水下基礎銲接自動化生產流程,成為歐洲地區第一座可連續生產套筒基礎結構的工廠,實現一週內生產1至1.5座、年產能約50座套筒基礎的目標。該公司透過標準化的鋼結構生產方式,採用自動化設備(銲接機器人)、自動定位系統等、由電腦遠端控制銲接機器人,在此種生產製造流程下,得以減少套筒基礎生產製造15%的總成本。
中國大陸雖大幅度領先印度,但近年印度成長率皆優於中國大陸,加上印度政府於2017年10月提出將投資6.92兆盧比作為政府支出,擴建公共建設,可望未來成長率將攀升。
根據市調機構DSCC在SID會議中提到,整體全球顯示器市場規模從2018年到2023年年複合成長率為2.5%,2023 年將達到134億美元,但LCD卻每年將下降2.4 %,LCD銷售已在2017年達到高峰,並從2018年開始下降。另一方面,OLED的年複合成長率為 15%,市場佔有率也將由 2018 年的 22%增加到2023年的39%, 逐年壓縮LCD市場。受惠於中國政府大力補助顯示器產業,LCD產能過剩,面板廠也逐漸轉往生產OLED。未來隨著OLED電視、Micro LED、LTPO、10.5代和5G等新的需求誕生,顯示器產業將有新一波投資浪潮。
本文將探討全球主要鋼品進出口市場消長,以及反傾銷、反補貼案件趨勢,提供鋼鐵業者經營之參考。
鋼鐵產能過剩是近年來各國關注的話題,也是近期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問題升高的導火線之一,本文將說明由G20所主導的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GDSEC)的進展,提供鋼鐵業者經營之參考。
本文將針對2018年全球鋼鐵市場及中國大陸、歐盟、美國、日本、拉丁美洲等主要鋼鐵市場的產銷與市況進行解析,以提供鋼鐵業者經營之參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