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點閱

全球氫能產業布局對金屬應用趨勢剖析

出版日期 2025-02-12
作者 黃婉婷
8

過去兩年間,受各國淨零政策規劃推動,氫能產業正加速發展。雖作為新興產業,但從各國氫能規劃進程可見,產業蘊藏巨大發展潛力。在氫氣的上游生產端到下游應用環節,各階段均為金屬材料提供了廣泛的應用機會,包括雙極板、電解槽和燃料電池系統輔助設備以及各類閥件總成等關鍵組件。不銹鋼材料憑藉優異的加工性能以及高溫高腐蝕環境的出色耐受力,在氫能應用領域有許多應用機會,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離岸風場智慧化及無人化運維技術發展趨勢觀測

出版日期 2025-02-04
作者 邱柏菁
8

全球風場建置數量及容量漸增,促進運維人力與服務需求持 續上揚,加上離岸風場開發已逐步往深水或開放海域等嚴苛環境 擴展,對運維工作及人員安全形成另一層挑戰,同時加增對特殊 工作船舶需求,拉高運維成本。此外,隨極端氣候狀態造成環境 風險升高,未來如何能從定期檢查轉向更靈活的、基於風險的檢 查,或甚至全程遠端操控等,以降低運維活動的成本,促進工作 執行的安全性、彈性及效益等,數位化、智慧化及無人化運維技 術成為關鍵,也成為國內外風場運維實務及技術精進的切入點。 研究發現,隨技術不斷革新,風場無人化運維化技術朝向幾 大方向發展,包括:(1)數位、智慧、無人系統的軟硬整合,提升 運維效率與安全性;(2)長時間、大範圍環境監測,提升應變能力 及場域數據掌握能力;(3) AI 負責任務規劃與自主任務執行。

全球浮動式水下基礎技術發展趨勢研析

出版日期 2025-01-03
作者 李沅融
8

全球浮動式風電目前正處於從原型機到示範風場的過渡階段,目前已經併網的風場多為單機的示範風場,預估在2030年之後才會進入商業化階段。市面的浮動式水下基礎依照設計形式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為半潛式、浮筒式、駁船式以及張力腿式,其中又以技術成熟的半潛式水下基礎為目前最為常見的種類,尤其是由Principle Power推出的WindFloat系列為技術成熟度較高,且已經被安裝在數座風場,取得驗證的浮台。從近期浮台的發展趨勢來看,各製造商及技術開發商已經針對風力機大型化的趨勢,對浮台的細節進行完善,同時提出新的方案設計。目前我國已經提交環評審查的浮動式專案共13案,其中9案已經通過審查,4案則還在審查中。從開發商目前提交的文件來看,多數專案都偏向使用技術較為成熟的半潛式浮台。

2023年我國傳統製造業產值與附加價值現況

出版日期 2024-12-12
作者 廖鴻瑞
8

2023年疫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高通膨、升息、地緣政治等因素造成全球景氣低迷,終端需求疲軟,我國傳統製造業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值衰退8%,然而,隨著轉型有成,產品往高值化邁進,附加價值成長5.6%。主力產業方面,金屬機電工業受中國大陸對外傾銷影響,產值下降9.1%,附加價值提升2.1%;化學工業受景氣影響,產值下降13.3%,附加價值則因原油回穩提升12.5%;民生工業受惠內需市場強韌,產值提升4.9%,附加價值提升12.2%。儘管景氣低迷讓整體傳統製造業產值降低,但附加價值率幾乎全面提升,顯示在轉型朝向高值化產品發展的方向上,廠商的投入已有收穫,2023年各產業附加價值提升動能充足。

離岸風電海上塗料製程的智慧化技術與設備

出版日期 2025-01-03
作者 林子欽
7

隨著離岸風電、油氣產業與船舶市場的增長,海上塗料需求迅速擴大,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39.9億美元。面對國際標準NORSOK M-501和ISO 12944-9的高規格要求,台灣塗料製造業正積極尋求技術升級。永記造漆和柏林公司雖具備基礎設施,但缺乏實際應用經驗,多依賴國際品牌佐敦與Hempel。透過產業政策與外商合作,本土廠商有機會提升生產能力與技術標準。在智慧化製造方面,國際廠商如ROSS、GMM Pfaudler與Bühler等提供高速分散機、剪切攪拌機與珠磨機等先進設備,優化塗料製程效率和品質。台廠應聚焦國際標準的檢測設備開發,如光譜儀和色度計,以填補市場需求並強化本地供應鏈競爭力,推動海上塗料製造邁向更高效與國際化的發展。

全球離岸風電產業低碳化技術觀測

出版日期 2024-12-13
作者 陳芙靜
7

面對中國大陸業者的低價競爭,歐盟以永續性及產業韌性為主軸,祭出關鍵原物料法案、淨零產業法案等鼓勵在地生產,以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另為緩解CBAM成本,離岸風電開發商可能要求供應商採用更綠色的生產流程。有鑑於我國在2050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達40~55GW之目標量,大量離岸風場施工在即。離岸風電不僅要提供零碳的潔淨能源,如何在上游供應鏈、施工安裝及運維等各階段達成淨零,將成為未來我國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