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

~
出版日期 2025-10-01
作者 廖鴻瑞
11

2025 年上半年,國際經貿環境持續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美國 關稅新政推行、地緣政治情勢升溫、環境議題持續發酵等,且新 台幣升值加重出口壓力,再加上區域供應鏈事件,使全球扣件產 業在成本、價格與訂單流向上都出現波動。在這樣的環境下,不 僅使臺灣扣件產業出口承壓,也讓產業逐漸面對產品結構調整的 需求,高附加價值、差異化產品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展望下半年,整體環境仍存在挑戰,但也蘊含新的契機。除 了需要持續因應高關稅及匯率帶來經貿環境的改變外,部分新興 市場因基礎建設投資而帶來的需求增長是值得關注的部分。同 時,高值應用領域如航太、半導體、生醫、離岸風電等,亦可作 為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方向。若能透過分散市場布局並逐步累積 技術與認證,臺灣扣件產業仍有機會在全球供應鏈的調整中找到 新的成長動能。

出版日期 2025-04-23
作者 廖鴻瑞
57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陸續推動多項關稅新政,臺灣扣件產業作為全球第四大扣件出口國,在出口高度依賴美國市場(佔比44.8%)的狀態下,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結構性挑戰。川普針對扣件納入232條款課徵25%關稅,並取消國家豁免,加劇國際競爭與出口不確定性,尤以平價、標準扣件首當其衝。雖然臺灣憑藉完整供應鏈具備價格與品質優勢,但長期而言,平價扣件可能面臨新興製造基地的競爭,而技術導向、高值扣件與有海外佈局的業者,將可望透過供應鏈重組進一步取得獲利機會。

出版日期 2025-01-03
作者 紀翔瀛
43

日本扣件之所以能夠在亞洲市場中保持最優的出口平均單價,主要來自於其技術領先的優勢,長期在精密製造領域具有高度的競爭力,尤其在高精度、高耐用性與輕量化材料方面的技術研發投入甚多。此外,日本企業非常注重與客戶的合作,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持,這大幅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價值,相對因為利潤好,因此更有餘力投入研發,長期形成產業的正循環,與其他亞洲國家的產品相比,日本扣件製造商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10%,比例高於其他亞洲競爭對手,能夠在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品牌溢價,從而保持高單價。

出版日期 2024-08-06
作者 張峻
60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際標竿扣件大廠在淨零碳排放策略上的實踐,並分析其對台灣扣件產業的啟示。在全球淨零碳排政策推動下,歐盟CBAM及英國、美國的相關政策對我國扣件業者影響重大,產業急需適應低碳轉型趨勢。儘管轉型壓力大,仍有少數廠商真正落實低碳措施。國際大廠如Arnold、Norm和Bossard展示了技術創新、能源管理和數位化轉型等有效策略。Arnold以技術創新和高效管理,計劃到2030年減少50%碳排放;Norm透過產品升級和再生能源利用實現減碳,目標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Bossard則運用智能物流和綠色產品降低碳足跡。台灣扣件產業應借鑒這些經驗,結合技術創新、製程優化、能源管理和循環經濟策略,加速低碳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應對全球永續發展挑戰。

出版日期 2023-12-29
作者 紀翔瀛
43

面臨氣候變遷議題,企業本有社會責任,應該負起減碳之責。好處是透過聚焦,工廠重新檢視能源管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也替企業節省成本支出。缺點是在採購上不能單純的以成本考量,而要轉成綠色採購的思維,而這一點需要上游(材料、油品、酸洗廠)、下游(電鍍、包裝、物流)的配合,供應鏈要全面綠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新世代企業漸漸走向ESG,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大部分企業在面臨CBAM之前,良心企業原本就漸漸向ESG的道路併攏,扣件是工業之米,仰賴生產技術精進、良好靈活的工廠管理以及員工的付出,本文即探討國際扣件大廠在永續淨零方面的作為,供國內廠商參考。

出版日期 2023-07-03
作者 紀翔瀛
152

2022年全球正式步入後疫情時代,扣件產業整體出口成長21.7%,產業表現亮眼主要是彌補2021年買方未下單或賣方未接單的缺口。2022年台灣扣件產業仍創下史上最佳出口平均單價的好成績,達每公斤3.7美元。疫情期間雖有佳績,但扣件產業真正的挑戰還是在2022年底浮現,歐美抵制通膨使得工業需求下降,終端客戶庫存水位去化不佳或是現金水位告急,因此我國扣件產業面臨訂單空窗期,業者危機意識高升,地緣政治風險是否轉移至第三地生產以及歐美客戶的減碳要求都是目前台灣扣件業者面臨的經營挑戰。

出版日期 2023-07-03
作者 紀翔瀛
79

疫情對產業經濟的影響逐漸降低,回歸基本面看待挑戰,有四個重要事件正隱隱威脅著台灣的扣件產業,分別是RCEP、新美中貿易戰、烏俄戰爭未止,以及氣候變遷議題。疫後景氣循環明顯使訂單衰退,而缺工和碳稅兩大議題亦讓扣件產業的管理者響起警鐘,認知到打造一個智慧化與低碳化的工廠是未來的扣件產業所必須執行的兩個重要方向,綠色生產和工廠數位化如何雙軌並行,考驗扣件產業管理者的規劃能力與執行能力。成功的企業經營在於能夠在自我精進上做到最好的程度,便是要求自己如何從A到A+,視危機為轉機,並在景氣低潮的時候尋求自我突破以提升產品單價;藉由跨業標竿交流學習、借重外部顧問落實精實管理和能源管理、引進智慧化生產流程等,讓我國扣件產業確實轉型成為傳產中的高科技產業。

出版日期 2022-11-21
作者 紀翔瀛
72

2021年底各國央行紛紛開始停止貨幣寬鬆政策,當時已有經濟學家警告,因熱錢跟供應鏈失調造成的通膨會導致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之路不順。中國大陸動態封城以及俄烏戰爭等黑天鵝事件只是使得正在發生的通膨更加惡化,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2022年下半年經濟衰退風險增加,2023年可能更加艱困。在此同時,台灣扣件產業仍交出好成績:第二季產值預估為新台幣513.3億元,出口值預估為新台幣477.4億元,2022年全年預估出口新台幣1,855.7億元,全年產值預估為新台幣1,995.4億元,比上年成長2成。扣件產業是台灣重要的創匯產業,與全球各大工業供應鏈形成緊密關係,目前居於領先地位,業者應思考如何增進開源與節流的能力,從客戶與競爭者的角度出發,針對品質、成本、效率於各價值鏈上持續不斷改善。疫情後的全球工業復甦可期,但目前影響最大的是供應短缺與交期問題,例如車用晶片短缺造成車廠停工,是疫情之前未曾想像過的情形;當時間拉長之後,經濟有可能從通膨(成本增加,物價高漲)變成通縮(景氣不好導致產品便宜求售,消費者量入為出),多數扣件廠採保守接單,不再貿然擴廠跟購買新設備,以不變迎接瞬息萬變。

出版日期 2022-08-04
作者 紀翔瀛
73

俄烏戰爭發生在2022年,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其他先進國家皆明白表態支持烏克蘭,或多或少遭到俄羅斯以能源跟其他貿易斷交報復;然而,俄羅斯從中國大陸進口之扣件產品平均單價為1.8美元/公斤,合理推測僅為一般五金扣件,非更高階產品。俄烏在全球扣件主要出口國排名分別為第33名跟第53名,市占率分別為0.3%跟0.05%,非屬重要扣件生產基地,相反地,俄烏皆為前蘇聯國家,人口多,土地大,以需求預測,其扣件進口必然多於出口。我國扣件產業上游原料多仰賴中鋼、華新麗華等台灣鋼廠供應碳鋼與不銹鋼線材,盤商貨源充足,俄烏亦非我國扣件業盤元主要來源,影響不大,僅極少數小螺絲業者偶爾會向俄烏進口廉價線材,但為數不多。但俄烏戰爭與疫後通膨導致歐盟需求很難有明確前景,歐盟為我國第二大出口市場,亦為我國車用扣件主要出口市場,擔憂屆時會有嚴重需求萎縮的情況發生,須嚴陣以待。

出版日期 2022-04-07
作者 紀翔瀛
42

2020全年扣件產業受疫情影響產值跟出口衰退13%,而預估2021全年扣件產業產值可望達1,705億元新台幣,將比2020年成長30%,幅度非常可觀,訂單跟營收都已經回到疫情前水準,出口平均單價達3.6美元以上,已創下歷年最高紀錄。建築扣件是這兩年疫情之下崛起的主流,包括鋼結構螺栓組件、木螺絲、石膏板螺絲、膨脹安卡錨栓、化學錨栓、迫壁虎、外迫壁虎等,因受到疫情影響,人類活動多改為居家,刺激建築修繕需求而訂單爆發。另一個受到市場趨勢正面影響的還有能源扣件,各國紛紛祭出減碳淨零相關目標與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汽車扣件因車用晶片、缺工缺料等因素受到抑制,導致2021年整體車用扣件訂單有收斂情形,不若過往熱絡;時至2021年底,建築扣件的客戶亦反映其庫存已到安全水位,因此成長動能也開始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