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材

~
出版日期 2015-05-31
作者 葉哲政
18

根據Frostamp;Sullivan資料顯示,2011年全球骨科器材市場值約287億美元,由於先進國家的骨科醫材市場已逐步邁入穩定成長期的緣故,使得2012年僅較2011年微幅成長1.6%(達292億美元),如【圖1】所示;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骨科器材品項成長趨緩,導致國際大廠策略已由原先優先聚焦歐美國家(或持續開發新技術與新產品),逐漸轉往新興市場的拓展,並透過併購或設廠加速佈局速度;如近年歐美廠商透過併購中國大陸當地主要廠商,承接既有通路與銷售網絡,加速打通當地銷售管道,排除行銷障礙,並同時取得中國大陸國內的生產基地,降低製造成本。

出版日期 2017-11-01
作者 燁聯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 謝尚錡 課長
18

一般430不銹鋼由於材質特性,普遍存在一些應用上的限制,如:銲接性不佳、衝壓成型製品表面品質不良、板面撕膜後掉金粉等問題,因此侷限了產品應用範圍,也增加了生產加工成本。有鑒於此,本公司積極開發了具低碳、低氮含量及添加鈦元素的燁聯430T鋼種,比一般430不銹鋼具有更佳的銲接性、耐晶間腐蝕性,以及更好的深衝性與表面品質等性質,故可廣泛應用於熱交換器、建築裝潢、廚房設備、家用電器等用途。

出版日期 2019-11-25
作者 葉哲政
18

從整個醫療技術發展來看,推動醫療自動化以提昇醫療能量、維持醫療品質、降低醫療成本來滿足老年化社會醫療需求已是不變的發展方向,不論是在技術發展趨勢(滿足手術再進化以及機器人技術已趨成熟)...

出版日期 2012-11-30
作者 馬煌展
19

我國金屬醫用合金材料方面,目前有精剛精密,在關節設計上有聯合骨材、陽明人工關節中心,在鍛造與鑄造上有金屬中心與鉅明公司等,在機加工上有興峰精密、晟田科技、公準精密及聯合骨科,品牌與行銷部份則為聯合骨科公司等。不過就整個供應鏈來說尚有不足的部份,如台灣主要核心競爭力在於設計,鍛造、鑄造與機加工,但包覆(coating)技術仍不成熟;而上游的醫用鈦金屬原料,台灣精鋼精密金屬已可生產,但仍仰賴進口。因此即使我國擁有相當完整的金屬加工技術卻,還不足以形成完善醫用合金供應鏈。是故為了完善未來產業布局,台灣必須竭盡所能的克服目前遭遇的困境。下列,將針對我國供應鏈缺口提出建議與發展的機會。

出版日期 2016-08-15
作者 葉哲政
19

「2016年台北國際數控機械暨製造技術展(MTduo)」於今年5月5日至8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在從此次的觀展中,更發現已有智慧製造技術在國內金屬製品業應用之軌跡,如此次展覽的亮點是遠東機械集團旗下發得科技,首次展出全自動虛擬量測(AVM)鋁輪圈智動化生產單位,以全自動化虛擬量測、物聯網、大數據及雲端等技術,作到少量多的客製化需求;而國內齒輪箱大廠--三隆齒輪公司也展出最新型的「齒輪箱雲端預警監測系統」,透過智慧感測、雲端傳輸,可供自動回報齒輪運作狀況。

出版日期 2019-08-28
作者 曾婉如
19

鈦是一種新興的金屬結構材料,具有比重輕、比度高、耐熱性、耐腐蝕、超導等特性而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太、化工、冶金、醫療民生等各個領域,隨著鈦工業的發展和鈦金屬的廣泛應用,鈦材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惟近年受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加息與美國減稅下,2018年全球價格回穩至2014年水準,整體而言,全球海綿鈦產量仍呈現供給大於需求局面。本文將介紹鈦金屬產業在日本、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發展現況與應用趨勢。

出版日期 2020-10-06
作者 葉哲政
19

在全球人口持續老化與意外性創傷大幅增加情況下,全球骨科手術量與全球骨科醫材市場規模均呈現緩步成長的趨勢,年平均複合成長分別為4.9%與3.3%。手術機器人因可顯著增強醫師手術的精確性、病患更短的恢復時間,致使手術機器人逐漸普遍應用於各醫療院所。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9.6億美元,2025年可達到79.7億美元(CAGR 14.4%),其中骨科佔19%。近年來骨科手術機器人已陸續通過FDA、CE認證後上市,由於手術機器人除可達到精準醫療外,亦可搭配骨科植入物形成特有的術式,致使骨科大廠如Zimmer、Stryker、Medtronic與Smith Nephew等均積極透過購併骨科手術機器人廠商以搶佔市場版圖,希望在市場尚未成形前先行卡位。

出版日期 2020-12-11
作者 邱柏菁
19

我國為因應2018年底中美貿易戰開打造成的台商回流效應,積極提供各種優惠方案與政策誘因吸引台商回台,近期更積極宣示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的目標,與韓國宣示躍升「尖端產業的世界工廠」的目標不謀而合。我國因與韓國的產業結構相似,一直視韓國為競爭者,在產業政策上,更有許多可相互借鑒之處。因此,本文將深入研析韓國「材料、零件、設備戰略2.0」的內涵,進而對我國傳統產業可能的發展方向做出進一步建議。

出版日期 2021-05-21
作者 葉哲政
19

重度憂鬱症(MDD)是一種精神疾病,每年平均影響全球超過3億多成年人。由於約有25%患者無法透過藥物治療得到緩解,因而需考慮採用無創治療方式,如經顱磁刺激產品進行治療。根據Industry Research(2021年4月)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經顱磁刺激產品(TMS)市值為8,600萬美元,隨著神經系統疾病的患病率上升、經顱磁刺激產品(TMS)技術進步,以及醫師與患者對產品的接受度提高,2026年TMS市場將成長至1.66億美元(CAGR達9.7%)。經顱磁刺激產品(TMS)屬於安全、無創、無痛苦的新型神經調控型技術,除了透過導航與機器人技術以達到更精準的治療外,未來若再與腦電圖(EEG)、肌電圖(EMG)...等軟體結合互用,可在神經科學、腦科學等研究領域和臨床疾病的診療方面創造更廣泛、更精準的應用。

出版日期 2021-09-15
作者 葉哲政
20

脊椎外科手術機器人最早為Mazor公司的SpineAssist於2004年取得美國FDA批准;之後,Medtech、Globus Medical、Mazor、BrainLab、Curexo、Interventional Systems等公司產品也陸續取得FDA與CE認證上市後,脊椎手術機器人市場瞬間已成為百家爭鳴的狀況,使得全球脊椎手術機器人市值從2016年的3,718萬美元成長至2020年的1.35億美元。但是,為了達到精準醫療的理想境界,脊椎手術輔助系統在「資料整合性」、「影像應用與整合」、「減少手術空間」、「成本降低」、「決策改良」、「感測應用」等仍有待加強。為此,有愈來愈多廠商將AR手術導航、感測技術、簡便/易安裝等研發技術應用於脊椎手術中,以提昇醫師在手術中的影像透視或即時感測能力,甚至於將AR手術導航與手術機器人兩項產品技術加以結合,藉以大量節省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