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產業

~
出版日期 2017-03-02
作者 李孟諺
21

英國擁有良好的風場開發環境,截至2016年6月底止,英國風力發電開發總量已達14,652MW,為全球第六大風力發電開發國家。而在離岸風場開發上,累積裝置容量已超過5GW,佔全球以裝置容量45%以上,為全球第一。仍處於萌芽期的浮動平台離岸風電的開發上,2012年英國即透過當時的能源與氣候變遷部門進行政策環境的研擬,評估七個開發場域。且由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取得第一個開發許可,預計2017年底即可商轉全球第一個具備規模的浮動式離岸風場。浮動式風力發電提供產業許多新的發展機會,新進者將可於全球市場佔有優勢,我國仍有海域適合發展浮動式離岸風場,政府可思考是否透過開發方式帶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

出版日期 2017-08-01
作者 王家蓁
21

小型風力機發電機系統又屬於高涉入度產品,若無妥善做好資訊傳遞與消費者溝通,將無法普及成最佳綠色能源。KLiUX靠著客製化服務、以及研發強項,擠身2016年全球前10大主要小型風力發電系統製造商。建議中小型風力發電機業者可以參考KLiUX的服務策略,讓消費者可先依場地與需求評斷適合採取哪種安裝類型、推估可能成本、將產生那些效益;進而作專家評估,與能源效用研究,最後再建議安裝獨立型或是併網型發電系統對顧客適當。資訊的透明化將有助於讓消費者的安心與信任,並提高採用小型風力機之意願。

出版日期 2018-03-26
作者 陳芙靜
21

因應政府規劃新能源政策目標於2025年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至20%,離岸風力發電總設置量達3GW,擬提升至5.5GW。為讓台灣離岸風場成為具國際競爭力風場,綠能建設投資離岸風力發電內容包括建置離岸風電發展所需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興達港水下基礎碼頭)、台中港離岸風電產業專區(台中港產業專區及風機施工碼頭)及彰化漁港運維碼頭,協助達成設置目標及帶動關產業發展、促成國際在臺投資及增加就業。配合我國規劃於2025年建構非核家園,離岸風電設置達3GW政策目標,未來將以3-5.5GW總容量之政策誘因協助產業升級轉型,應善用遴選辦法之產業關聯項目,推動離岸風場開發商、國際風力機系統商與國內業者合作,建立關鍵零組件在地供應能力、風力機安裝技術及人才,並打造離岸風電維修零組件供應體系。

出版日期 2020-08-10
作者 長葆工業有限公司 張檠寬 技術總監
21

對規模儲能技術而言,由於系統功率和容量大,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大,因此規模儲能技術的首要要求是安全可靠性

出版日期 2021-07-07
作者 李孟諺
21

風場商轉後,進入實質運作階段。從能源均化成本公式分析,降低維護成本或提高發電量將是風場業主與融資方樂於見到的情況。為達到此目標,數位監控技術已成為運維不可或缺之應用。風場運維可分為營運和維護兩層面。營運層面目標為盡其可能的產出最佳的發電量。風場天候監控與預測成為數位化技術的應用重點。短、中、長期的發電量預測監控將有助於風場業者取得最佳電價交易策略和妥善安排與利用發電機組配置,亦有助於電網業者維持電網平衡穩定,妥善規劃各類發電來源的運用。維護層面目標則為優化運維相關成本支出。創新技術為數位雙生,即透過建構風場結構之數位模型,透過各類感測器的數據回饋,運用大數據和AI等技術,掌握各零組件的健康情形,並依據健康狀況安排維護作業,降低停機檢修時間。

出版日期 2013-07-31
作者 陳芙靜
22

中國雖已建成亞洲第一個離岸示範風場,然目前仍著重在潮間帶與近海領域開發;韓國及日本亦持績進行離岸風力發電之建置規劃,預計2015年完成深海示範機組;而美國第1座示範風場將於2013~2014年間完成,現非歐系國家在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全處於示範建置階段。2012年在世界經濟疲弱與歐債危機衝擊下,全球離岸風力發電市場仍集中在歐洲,同時也首次引進日本資金包括日本貿易保險機構NEXI及三菱東京UFJ銀行,促成日本業者共同協助歐洲離岸風場之建置,並將相關經驗作為未來日本開發離岸風場之借鏡。

出版日期 2017-06-26
作者 蕭珮瑄
22

MHI Vestas為全球市佔率排行第二之風力機系統商,專注於離岸風力機產品開發服務。本文針對下述面向進行分析與說明。在公司發展現況方面,為全球首位有8MW商轉實績的廠商,而依目前訂單將新增共1,601MW安裝容量;關鍵營運要素方面,以提供長期營運維護服務與透過連橫合作策略來降低成本;在供應鏈佈局方面,從減少Tier 1供應商數量、制定物料採購流程規範以及就地供應貼近市場的策略為MHI Vestas在風電市場帶來更具競爭力的成本與生產優勢。

出版日期 2020-08-24
作者 蔡欣芝
22

韓國在過去推動陸域風電期間,不僅國內擁有許多風力機系統商品牌,並成功在慶尚南道地區打造風力機零組件產業聚落,惟實際盤點慶尚南道地區,發現僅有少數鍛件業者成功延續其產製能力至離岸風電領域。另外在全羅北道地區,韓國政府已宣布於當地投入新萬金產業專區,投入離岸風電產業製造專區之建置,同時已於該區觀測到離岸風力機研發、製造以及驗證之能量,後續若能延續葉片產製能量將成為韓國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亮點。

出版日期 2021-06-15
作者 陳芙靜
22

2020年雖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全球離岸風電新增容量仍高達6,050MW(6GW),僅較2019年微幅衰退0.1%,前三大新增容量安裝國則分別為中國大陸 (50.6%)、荷蘭(24.7%)及比利時(11.7%)。2020年全球離岸風電累計容量達35,335MW,前三大累計國家為英國(28.9%)、中國大陸(28.3%)及德國(22%)。歐洲各國(以英、荷、丹、法、德為主)、美國、日本等皆積極倡議推動離岸風電作為刺激經濟復甦的動能,我國台電一期(109.2MW)、允能一期(320MW)風場將於今年完成建置,加上中國大陸離岸風電補貼政策僅實施到2021年底,預計2021年全球離岸風電新增容量高達9GW,大幅成長49.2%。

出版日期 2025-02-19
作者 李沅融
22

  韓國離岸風電產業近期呈現上升的趨勢,除了積極推動加速風場開發的法案,也透過提高在地化措施的比重來扶持國內業者。韓國系統商從近兩年間的招標中取得豐富的實績,除了本身的風力機產品被國內的小型風場採用,也透過與國際系統商合作,建立機艙組裝廠的方式,提供14MW、15MW的風力機給大型風場。水下基礎業者繼去年採取的擴張策略後,在今年的招標中也表現亮眼,如三星重工及SK Oceanplant等業者被今年得標的風場選為供應商,同時也與其他國際業者合作,透過建廠的方式,增加產能彈性,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除了能供應國內市場,也能出口到外國市場。整體來看,不論是韓國政府及業者都正在積極的增加競爭力,並完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