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產業

~
出版日期 2019-08-14
作者 陳芙靜
14

政府從今年起,正式規範包含能源、資通、金融等八大關鍵基礎設施,禁止使用中國大陸資訊設備、軟體服務,有關基礎設施如果會對風電穩定供應造成影響,政府一定會有因應。本文針對臺灣區複合材料工業同業公會、葉片產業鏈聯盟提交「開放中國風力機葉片進口對台灣風電產業之重大不良影響具體評估」之報告、國內葉片廠商天力風力機葉片產能、國產化規定、進口對既有產業影響等綜合評估。針對葉片歸屬我國貨品號列為84129000007其他引擎及發動機之零件(Parts of other engines andmotors),自中國大陸進口葉片對國內產業影響評估結果:2019-2020年符合「對相關產業無重大不良影響」,維持准許自中國大陸進口。2021-2023年未符「對相關產業無重大不良影響」,建議停止輸入。 2024年以後准許中國大陸葉片輸入。

出版日期 2019-07-26
作者 李孟諺
30

風力發電機業者之供應鏈策略為葉片產業發展走向的重要關鍵。系統商採原廠製造或委外生產葉片的決策則取決於智慧產權、核心技術、生產成本與物流配送等因素。近幾年來,隨著風力發電機組走向大型化、能源均化成本優化及新興市場崛起的趨勢下,風力發電機系統商逐漸增加葉片外包生產的比例,帶給葉片製造商新的挑戰與發展機會。未來風力發電機系統商與葉片製造商的關係將更為緊密,成為技術研發與市場開發的共同夥伴。然而擁有全球布局或於特定市場擁有優勢之葉片製造商將具備較佳之發展優勢,但其主要合作之風力發電機系統商之市場表現將是影響業務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出版日期 2019-07-19
作者 陳仲宜
20

全球能源形勢日益嚴重的今天,大量使用石化能源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使得尋找潔淨可再生能源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地熱能源作為一種潔淨無污染,且儲藏量近乎無窮的可再生能源,其開發及生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有鑑於此,本文擬淺析地熱發電技術發展動向,作為業者投入綠能產業之參考。

出版日期 2019-07-01
作者 李孟諺
48

全球風力發電裝置容量的快速發展,增加電網輸配電挑戰,因此對應風力發電不穩定性的儲能議題已成為產業關注的重要焦點議題。儲能技術分為機械、電化學、電能、化學及熱能五大領域,目前風力發電產業以電化學儲能技術之鋰電池為應用主流,因其具備高能量密度與體積優勢,然而鋰電池儲電成本仍屬高昂,促使產業持續投入更具成本及儲電優勢的新技術開發。我國具備發展儲電產業的基礎,且離岸風場將邁入開發階段,產業可善用既有之技術基礎配合國內市場之發展,共同攜手投入研究風力發電儲能系統與技術之開發,除可服務國內市場需求外,創新技術亦可投入更廣大之再生能源領域,拓展我國再生能源儲能領域之全球市場。

出版日期 2019-04-09
作者 李孟諺
49

葉片產業與風力發電機市場發展連動,全球風能協會(GWEC)預估2019年起全球風電市場將重回成長趨勢,有助於葉片產業進一步發展。因應風力機走向大型化,葉片生產、設計和材料具備創新機會,以滿足大型葉片強度、重量和成本的多重考量因素。此外,葉片運維技術的創新以及風場運轉週期後的回收問題亦提供產業跨領域的合作機會。如無人機與檢測設備業的合作,以及回收業者朝向報廢葉片多元利用的技術開發等,都為葉片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我國已具備葉片產業鏈發展基礎,若妥善運用我國離岸風場開發機會帶動國內產業發展,並跨足葉片新材料開發、製程優化或回收技術之應用將有助於我國產業升級,進一步發展全球葉片供應鏈之商機。

出版日期 2019-02-21
作者 林嘉容
52

2017年間各國際標竿業者水下基礎安裝量,排名第一為德商EEW(單樁、套筒),佔超過半數53%的安裝量;其次是荷蘭商Sif (單樁),佔24.1%;排名第三為德商Steelwind(單樁),佔18.8%;顯示出全球離岸風電仍以單樁為市場主流,且排名前三的廠商佔2017年整體安裝量的95.9%。針對臺灣地區海床條件及水深屬性,目前僅有上緯麥格理(海能)、達德能源(麗威及允能),共1.368GW離岸風場採用單樁;由於單樁材料選擇及銲接製程涉及多道關鍵技術,加上轉接段製程較複雜,涉及附屬二次鋼構製造,在我國尚未具水下基礎產製實績下,仍須仰賴國外標竿廠商提供技術指導,未來如何管控協力廠商產品品質、增強水下基礎供應鏈運作,仍為提升我國水下基礎產業競爭優勢之關鍵。

出版日期 2019-01-21
作者 林嘉容
62

由於「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政策利多優勢、優惠遴選電價形塑的誘因,促使國外開發商大力投資離岸風場,吸引我國傳統鋼結構廠商修改事業策略重心,投入水下基礎製造之業務領域,進而帶動該產業專業人才需求。在人才量化需求方面... ...

出版日期 2018-12-21
作者 滙茂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自強 潘思蓉
43

自1991年丹麥成功的在白令海峽Vindeby商轉了第一座離岸風電場後,這類綠色永續能源的投資及工程便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展開。2017年rsted A/S (formerly DONG Energy)與德國政府簽約打造世界第一座無補償(subsidy-free)的離岸風電場,證明了離岸風電的成本可與火力、核電及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直接競爭,成為任何國家能源政策的重要選項。台灣海峽有著世界級的風場,政府訂下了2025年離岸風力發電量5.5 GW的目標,相關的投資及工程也已同步進行。然而相較於陸上的風機設備,海中的結構物面臨了更嚴峻的腐蝕與防護問題。也因此海上防蝕新技術的開發運用、檢測及監測設備的普及落實、數據分析及系統最優化等結構完整性管理,對一座離岸風電場的成敗將是關鍵。

出版日期 2018-12-14
作者 陳仲宜
28

作為人類研究及開發海洋的得力助手,水下無人載具在海洋工程領域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海底電纜鋪設、海底搜救、海底軍事設施維護等工程領域。然而,未知多變的海洋環境相較於陸地環境要複雜得多,在充滿挑戰的海洋環境中工作,風、浪、流、深水壓力等各種複雜的海洋環境對水下無人載具之運動與操控干擾嚴重,此亦使得在設計結構及關鍵零組件有著特殊的考量。有鑑於此,本文擬探討全球水下無人載具之關鍵零組件的發展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