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

~
出版日期 2020-12-14
作者 邱柏菁
12

我國金屬製品製造業生產總值10年來呈現穩定上漲趨勢,然其附加價值成長率卻自2014年便逐年遞減,甚至於2019年跌至-4.44%,成長持續衰退。金屬製品製造業及其所涉之金屬加工處理技術是許多製造業競爭力的核心基礎,也因此,如何振興相關產業成為各國產業政策的重點之一。韓國同樣面臨金屬製品製造,以及使用金屬加工技術之傳統產業成長停滯、人才流失的問題,為重振與重塑沒落相關產業,韓國系統化地推出法令、計畫與白皮書,逐步架構其「關鍵基礎產業成長策略」,相關內涵或可作為我國金屬製品產業振興之參考。因此,本文將研析韓國「關鍵基礎產業成長策略」的相關內容,作為我國金屬製品產業之振興方向之參考。

出版日期 2015-11-30
作者 林偉凱
13

所謂的雙相系不銹鋼,即為具有肥粒鐵和沃斯田鐵兩種金屬組織的不銹鋼。【表1】為雙相不銹鋼的代表性質。雙相不銹鋼利用其廉價、高耐腐蝕的特性,目前應用於海水淡化裝置及各種化學工廠設備等領域。雙相不銹鋼的高強度特性今後將被加以利用,且可預期朝更輕薄、輕量化且提升安全性來邁進。

出版日期 2016-08-29
作者 陳建任
13

  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宣布將進行策略重組,寶鋼、武鋼分別為全球排名第5大、11大鋼廠,合併後可望成為的中國第一大、全球第二鋼廠,本文將分析寶鋼、武鋼合併的意涵及此一事件對鋼鐵業的可能影響。

出版日期 2016-10-24
作者 蔡佳彣
13

對毛利率普遍偏低、產品同質性高的鋼鐵業來說,進口關稅稅率的高低,對鋼廠的競爭優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自由貿易協定盛行的產業環境下,我國鋼鐵業主要競爭對手國之一韓國於2015年6月與全球鋼鐵最大需求國-中國大陸簽訂FTA。本文將探究此舉對台灣鋼鐵業可能的影響作探討,以供我國長條鋼廠商未來因應之參考。

出版日期 2018-05-14
作者 陳建任
13

藉由生產製程中實現智慧化,可提高鋼鐵業的生產效率。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將可降低生產成本,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對整個鋼鐵業的價值鏈,甚至鋼鐵的需求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將簡析數位化革命對鋼鐵業的機會與挑戰,並介紹目前鋼鐵業利用數位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的做法。

出版日期 2018-06-04
作者 盧素涵
13

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生產設備包含液晶、觸控面板、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生產設備。液晶面板分成陣列(Array)段、液晶(Cell)段、模組(LCM)段,各段各有不同的設備。AMOLED也有陣列段,但目前以LTPS為背板、或是氧化物(Oxide)TFT為背板,不僅與液晶面板的a-Si TFT設備不同,還有關鍵的蒸鍍段與封裝段之設備。

出版日期 2020-02-17
作者 林建良
13

AMOLED全名為主動有機發光顯示器,不需要背光模組便可自主發光,加上螢幕可以做得非常薄,具備省電與高解析度特性,適合用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產品。AMOLED將紅、藍、綠等色料利用蒸鍍、印刷、塗佈等製程均勻於基板上,本身即為彩色發光,因此AMOLED面板不需背光源 、彩色濾光片(LGD的白光OLED需彩色濾光片)、擴散板、導光板、擴散膜、聚光片、反射片等其他與背光處理相關之零組件。AMOLED設備包含三段主要製程設備,分別為陣列(Array)段、蒸鍍(Evaporation)段、封裝(Encapulation)段,前段製程核心設備包括:沉積設備、曝光設備、顯影、蝕刻設備,主要供應商為ULVAC、東京電子(TEL)、AKT(應用材料子公司)等日本和美國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而中段關鍵設備以蒸鍍設備最為核心,以Canon Tokki為主要供應商,但AMOLED面板生產以南韓佔有八成以上,其在製程設備市場也逐漸提高自製率。

出版日期 2020-07-14
作者 陳建任
13

自2018年7月19日起歐盟開始實施鋼鐵臨時防衛措施至今已近兩年,該措施採取「關稅稅率配額制(Tariff-Rate Quota)」,對超出配額的進口鋼品,課徵25%關稅。本文將分析歐盟鋼鐵防衛措施實施以來,我國銷往歐盟鋼鐵產品之變化情況,以及台灣與主要競爭國在歐盟市占率之消長情形,以供相關業者參考。

出版日期 2020-10-06
作者 許富詮
13

以「雙引擎」打造車用運輸動力套件、健康/照護輔具及工業節能為重要產業

出版日期 2020-11-19
作者 陳建任
13

OECD鋼鐵委員會成立於1978年10月26日,成立目的在促進鋼鐵業必要的結構調整,減輕貿易壓力,並促進生產資源的合理分配。四十年多來,OECD鋼鐵委員會持續關注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並努力希望緩解產能過剩問題,而削減產能對象由早期的歐、美、日等國,近年來轉到以中國大陸為焦點。本文主要介紹OECD鋼鐵委員會在產能過剩議題上的努力及成果,並說明未來鋼鐵業產能過剩議題的可能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