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優越的條件發展成為全球機械傳動系統及零組件供應大國,如何藉助國內學研單位來補足業者技術能量的不足,使業者有機會站在多年發展的基礎上建構具深度與廣度的技術研發體系,促成產品技術升級,切入高階市場,在全球各主要競爭對手國中取得獨特的競爭優勢,是當前機械產業的重要發展課題之一。因此,本文綜整出機械傳動設備的主要技術發展動向,作為廠商進行產品研發佈局之參考
2023年疫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高通膨、升息、地緣政治等因素造成全球景氣低迷,終端需求疲軟,我國傳統製造業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值衰退8%,然而,隨著轉型有成,產品往高值化邁進,附加價值成長5.6%。主力產業方面,金屬機電工業受中國大陸對外傾銷影響,產值下降9.1%,附加價值提升2.1%;化學工業受景氣影響,產值下降13.3%,附加價值則因原油回穩提升12.5%;民生工業受惠內需市場強韌,產值提升4.9%,附加價值提升12.2%。儘管景氣低迷讓整體傳統製造業產值降低,但附加價值率幾乎全面提升,顯示在轉型朝向高值化產品發展的方向上,廠商的投入已有收穫,2023年各產業附加價值提升動能充足。
機械傳動設備為精密機械運轉不可或缺之關鍵元件,為加速台灣精密機械產業轉型升級,並強化國際市場競爭力,本文擬針對全球精密機械傳動系統市場概況進行分析,以提供國內產業界瞭解商機之所在。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體育盛事之一,更是推動全球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契機,然而隨著全球碳中和、淨零減排的意識增強,奧運會的籌辦越來越強調永續發展,因此,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則被譽為史上「最綠」的奧運會,這不僅是對2015年《巴黎協定》的呼應,更是對全球永續發展的貢獻,故此,本屆巴黎奧運設定了一系列具體的永續發展目標,這些目標包括碳中和、資源再利用和社會包容等。本屆奧運會以永續發展為其主辦的核心價值,可以預見此舉將為未來全球各項大型活動樹立新的標杆,在各項運動賽事、大型集會等,將逐步要求須納入碳中和、能源管理、綠色基礎設施和智慧技術等方面的要求。對產業園區內之廠商而言,本次的賽事將是象徵參賽各國正式對外宣告,碳中和及綠色化的世界已經正式開啟,未來在相關產品及商業服務的設計上,勢必須以低碳排、可循環使用為主要之目標,方可有機會在全球市場取得一席之地;本文藉由剖析賽事期間的各項措施作為,提供園區廠商未來在產業與商模服務的設計進行參考,以提前掌握及因應未來市場商機走向。
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為我國高科技精密機械產業常用的兩項傳動元件。2019年我國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的產值與出口值均呈現兩位數的衰退幅度:滾珠螺桿產值為新台幣61億元,衰退52%;出口值為新台幣40億元,衰退49%。線性滑軌產值為新台幣198億元,衰退33%;出口值為新台幣149億元,衰退30%。
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為我國高科技精密機械產業常用的兩項傳動元件。2022年前三季受惠半導體產業積極擴廠與自動化設備等終端產業需求帶動,雖第四季全球景氣降溫、設備投資轉趨保守,2022年台灣滾珠螺桿生產值成長10%、出口值微幅成長0.4%以及進口衰退5.8%。主要進口國依序為日本、中國大陸與德國,前三大出口國依序是中國大陸、印度以及南韓。2022年線性滑軌的生產、進出口皆呈現衰退,衰退比例分別為5.5%、0.2%、6.5%。前三大進口國依序是日本、德國與中國大陸,前三大出口國依序為中國大陸、荷蘭以及義大利。
近年全球各國重申2050淨零碳排目標,為響應綠色轉型,全球大型企業相繼採取減碳行動,呼應國際環境倡議。當國際大廠陸續響應綠色轉型倡議時,也紛紛要求供應鏈跟進綠化。國際品牌對供應商減碳與環保要求逐漸提升,碳管理也成為企業ESG的重要課題。本文因應園區多數之產業型態,聚焦「工業機械」、「半導體」、「電子與電力設備」與「網路與通訊設備」等產業之國際大廠對氣候目標、環保產品設計重點、永續供應鏈規劃等項目整理揭露,綜整本文之研究發現,現階段國際大廠對供應鏈廠商,製程碳排的資訊揭露程度日漸重視,這些國際大廠甚至會以供應商揭露資訊多寡判斷投入淨零的積極度,以作為往後是否持續納入供應體系之考量。故此,本文建議我國業者,現階段應優先由組織內部「建立透明的碳資訊制度」為首要目標,並制定碳排減緩計畫逐年實施,如此,方有機會持續納入國際大廠之供應鏈,穩定獲取永續商機。
近年來我國在創新研發持續維持高度的投入,不僅研發經費投入名列前茅,近五年研發經費年複合成長率,以及研究強度(研發經費佔GDP比例)均為全球第三,顯示我國對於創新研發的高重視度。主力產業中,以金屬機電工業投入最多研發經費與人力,其次為化學工業、民生工業。然而,除民生工業外,金屬機電工業及化學工業在近五年的研發人力規模幾乎沒有變動,且雖然我國持續高度投入創新研發,但傳統產業研發經費投入僅佔整體14.09%,多數仍為高科技產業投入,顯示傳產創新研發能量仍有提升空間。
淨零減碳已成為全球趨勢,截至2023年9月,超過130個國家宣布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並制定了具體減碳措施。美國、歐盟、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體皆已採取行動。台灣方面,2022年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成為全球第18個立法推動淨零排放的國家。台灣鑄造業為傳統金屬基礎產業之一,也是國內非常重要之工業基礎。目前國內鑄造業開始推動減碳措施的企業比例不足10%,隨著各國及台灣推出碳稅、碳費政策,若不及早因應進行減碳,將面臨產業競爭力下降的風險。本文以美國Alcoa、美國MTI及墨西哥Nemak等國際減碳案例做為參考,本文參考美國Alcoa、美國MTI及墨西哥Nemak等國際鑄造減碳案例並將國內產業既有的現況及特性納入考量後,提出以下幾項我國鑄造產業低碳轉型策略的建議作法:製程改善、提升能效推動能源轉型加強廢料回收與再利用
2023年傳統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為194.8萬人,占製造業比例為68.6%,全球經濟受制於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及產業庫存調整影響,使得經濟成長力道趨緩,整體製造業動能衰退,傳統產業受僱人員數較2022年衰減1.1%。傳統製造業產值規模較大的主力次產業中,以化學工業的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化學材料製造業為平均薪資最高之次產業,薪資分別為新台幣65,355元及55,903元,是唯二超過五萬元的次產業,其次則是基本金屬製造業平均薪資為新台幣43,703元,亦有高於整體製造業平均薪資。不過整體而言,傳統製造業薪資皆有呈現逐年成長的趨勢。
1
2
3
4
5
6
7
8
9
10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