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鐵

~
出版日期 2014-04-15
作者 劉文海
12

鋁從實用化以來,也不過是才100多年的年輕金屬,但其製造工程之一的鑄造,則因為對製品的品質影響重大,因而不斷地進行各種的技術開發。例如在塑性成形用途的胚料鑄造方面,近年來即持續以立式半連續鑄造法(direct chill casting.,直接冷激DC鑄造法)為基礎,而對其品質的提升與製造成本的降低進行各種的技術改善。而可以省略熱軋工程以降低製造成本的薄板水平連續鑄造法(continuous casting.,CC鑄造法)也已經在全世界普及化。

出版日期 2014-04-15
作者 紀翔瀛
29

我國鈦製品2013年12月與2012年同期比較,進出口量齊揚,進口達250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五成;出口達60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七成。我國鈦製品以高爾夫球桿頭為主要出口產品,應受到2013年歐美景氣回穩影響所致,我國主要代工高爾夫球桿頭出口量較2012年成長。

出版日期 2014-04-22
作者 曾婉如
41

全球海綿鈦產能擴增及生產效率化,材料平均價格有下滑趨勢,有利業界提高對鈦金屬應用面的開發。

出版日期 2014-06-15
作者 陳仲宜
43

從細微構造的觀點來看生物,可說是極為精巧,亦即奈米裝置於一體的構造。生物高精度的細微構造是經由不斷堆疊分子區塊的製程進行建構,有機分子之間或有機分子與無機分子經奈米等級複合後,可發揮人工裝置亦無法實現的驚異功能。如此構造化的結構以及被發現的功能,正是表面處理技術領域所需。將此概念套用至表面處理的領域,可開發出「仿生形態表面處理」。

出版日期 2014-07-15
作者 劉文海
11

摩擦攪拌銲接是由英國銲接研究所於1991年所發明,大約從1996年起,在歐洲開始被應用到鋁船打造上,日本則是應用於鐵路車輛領域,美國更進一步擴大應用於航太領域。隨著摩擦攪拌點銲等各項衍生技術的開發而更加發展,最近也開始大量運用至汽車領域上。

出版日期 2014-08-30
作者 陳學億
11

航太應用領域所選用的材料往往因其特殊環境的條件而需符合耐高溫、抗腐蝕、高強度、質量輕與抗氧化等特點,目前應用於航太產業的五大材料分別是複合材料、鈦合金、鋁合金、鋼和高溫合金。其中鋁合金因具有高抗拉強度與防鏽氧化層,成為早期的主流航空材料,而鋼材則因技術成熟且材料成本深具經濟優勢。高溫合金則因其特殊性能在航空發動機上占據公認的首要地位。

出版日期 2014-08-30
作者 梁孝祖
10

國際上統稱高清淨鋁為High Purity Aluminium,一般並無明確的定義,通常純度為99.70%~99.90%使用霍爾法(Hall Process)生產的一次加工鋁稱為原鋁,部分原鋁由於使用較佳的原料與操作條件,其純度可以達到99.96%~99.98%;精鋁則是使用特殊冶煉方法提取出純度不低於99.95%的鋁。相較於原鋁,高純淨鋁具備更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可塑性、反光性和抗腐蝕性,此外高純淨鋁亦為導磁性非常小的物質,純度越高,導磁性越小。

出版日期 2014-08-30
作者 劉文海
8

2014-2015年全球銅精礦產量將繼續增加,2015年起,標準銅精礦的粗煉/精煉費用將上漲,暗示全球銅精礦供給增加,而中國大陸在海外的採礦投資增加,將造成全球銅礦產量擴張速率加快。2015年的銅需求預期將明顯放緩,而全球的表面需求則預估僅增長約1%。相比之下,全球精煉銅產量今明兩年則預估可分別成長5.1%與4.3%,供給過剩及經濟成長減緩,預計將對銅價帶來持續性的負作用。

出版日期 2014-09-30
作者 曾婉如
17

鈦金屬早期應用多以航太及軍事工業為主,取代部分鋼鐵、鋁、鎂等高功能性用途,主要用於發動機的零組件及機身上。1960年代開始,高溫及高強度鈦合金的成功開發,開始了一般工業、海洋、石化、電力與機械工業的應用,多應用於閥門、渦輪葉片、電解槽、熱交換器、反應器及蒸餾塔等。近年來,隨著材料冶煉與加工技術漸趨成熟,其應用產業也越來越廣泛。然而,鈦金屬集合多種貴金屬之優點,強度高、抗蝕性佳、質量輕、熱傳導係數低、延展性佳、對人體無害等,近年來一直廣泛應用於高科技及醫療等產業,另外,在專業登山業也藉由鈦金屬的優點,發揮了最大的效能,開啟了民生餐具之應用潛在利基。

出版日期 2014-10-31
作者 梁孝祖
9

飛機製造廠商波音、空中巴士等以產業鏈位置區分,屬於下游系統整合商,因技術密集度高,且軍事強國必然以該產業列為國防發展重點,牽涉產業相當廣泛。而軍用機長期以來作為國家主體研究的載具,研究發展經費投入高,技術上始終位於該產業的最前端;民航機部門中,客機成長幅度不容小覷,以2012年到2031年來看累計有26,000新機完成,總計有25,800億美元的需求成長,若以未來的旅客搭乘量作為航空產業發展前景的代理變數,亦可佐證上述需求成長的幅度,【圖1】為全球航空產業的旅客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