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五金

~
出版日期 2023-08-29
作者 陳怡靜
31

水五金產業以全球化分工布局為主要經營模式,在大環境不確定因素提高下,供應鏈受到威脅,水五金大廠例如Hansgrohe、Kohler等,著手將供應鏈重整,透過在地生產、供應短鏈化、分散布局等方式,提高產業韌性。此外,觀察國際大廠逐漸以北美(美國、加拿大)、歐洲(德國、英國)和東亞(大陸,日本,韓國)三大消費市場為核心,發展區域型供應鏈,短鏈式生產將成為趨勢,台灣業者以外銷為導向,有必要展望新局勢,建構具備彈性且快速應變的合作體系。

出版日期 2024-10-25
作者 陳怡靜
33

2024上半年地緣政治衝突等影響尚未中止,然而受惠庫存去化進入尾聲、消費需求恢復等因素,台灣水五金產業逐見曙光,縱使上半年台灣水五金出口值,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0.7%,然而出口量已較去年同期成長7.7%,觀察水五金標竿廠商2024年上半年營運概況,營收亦收獲正面訊息。台灣水五金產業外銷比重超過七成,各國政策走向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連,近期關鍵課題,包含1月中國大陸發布中斷對台灣ECFA早收清單、5月美中貿易爭端升溫之挑戰等,短期內雖然未直接衝擊台灣業者,然而產業供應鏈為避開地緣政治風險,已開始移轉或分散製造基地。展望2024下半年,政治對經濟影響尤其明顯,以哈軍事衝突升級、美國總統大選皆為左右水五金外銷之要素。雖然政策走向尚不明確,但是下半年美國有望降息,房貸利率若下降,購房需求有機會復甦,帶動水五金相關裝修需求成長,再者,年底歐美購物季為傳統旺季,預期下半年台灣水五金產業仍有回溫轉機。

出版日期 2017-08-14
作者 黃自啟
36

越南水五金市場發展迅速,隨著新的住房開工,下游通路市場也隨之增多,內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都市化帶動了許多家居商機。2015年越南水五金的產值約為6.5億元美金,需求為9億元美金。越南的水五金產品主要市場為國內市場,而出口市場的產品較少,大部分都是替其他品牌代工,產品進口依存度高。

出版日期 2023-01-19
作者 陳怡靜
37

全球對健康關注日漸提高,水五金鉛溶出值被視為重要發展議題,為維護民眾飲水安全,各國透過產品標準加以規範,例如NSF / ANSI / CAN 61(美國和加拿大飲用水產品標準),NSF International更宣布,將對飲用水龍頭的鉛溶出Q值有更嚴格要求。業者憂心無鉛高標,將縮減產業外銷機會,因此,藉由原物料替代、製程改善等方式,降低鉛溶出問題。若能在無鉛產品設計上提早布局,不僅能達到產業升級,更有機會擴增市占率。

出版日期 2020-12-25
作者 陳怡靜
38

水五金產業高溫多粉塵的傳統工作環境,面臨人力短缺、技術斷層、開發時程冗長、成品良率低等問題,致使國內外廠商紛紛透過智慧製造轉型。借鏡國外標竿大廠導入智慧製造案例,GROHE工業物聯網製程使產質有保障、Sloan Valve智聯網工廠強化拓銷能量,智慧製造使水五金產業有機會解決產業面臨的挑戰、透過數位科技創造新商業模式,並強化企業韌性。

出版日期 2021-02-01
作者 陳怡靜
40

AIoT智聯網技術成熟,帶動智慧家居市場規模成長,水五金標竿大廠趁勢推出智聯網科技產品。「Zurn」與「Phyn」相繼推出AIoT水監測產品,強調整合性數據、遠端控制、即時監控外,更重視精準偵測水壓水量,達到防漏節水。「Kohler」與「Moen」則推出AIoT衛浴家居系列產品,重視個性化設定與人工智慧反饋。國內大廠面對新科技的推波助瀾下,有必要加快AIoT產品開發速度,成為智慧家居的領航者。

出版日期 2021-09-03
作者 陳怡靜
41

目前業者訂單能見度多已至2022年,但須留意是否存在假性需求,以及全球局勢的瞬息萬變,建議先以現有產能滿足訂單需求為主,同時朝數位轉型發展,提升生產效率及品質。面對電動自行車及低碳排的產業趨勢,透過跨領域合作掌握關鍵技術優勢。

出版日期 2019-02-25
作者 葉佳佳
42

我國2017年水五金產品與印尼的貿易,出口值為687萬美元,進口值為123萬美元,雖然台灣與印尼的水五金雙邊貿易金額並不高,但是印尼水五金內需市場成長的速度,值得我國持續關注。且印尼房市蓬勃發展,進階帶動印尼基礎公共建設、商用住宅建設。再者,外資在印尼工廠開辦初期,都需要許多建築設備、建築材料、五金配件、電器配件、工具等產品,在這樣急速增加的房地產優勢下,帶動龐大的水五金產品需求,對台灣水五金產品出口將有正向影響。

出版日期 2020-06-30
作者 陳怡靜
43

020年第一季由於新冠肺炎病毒逐步蔓延全球,導致多數業者遭到廠商延單或因港口封閉無法出口,因此生產值相較於上季衰退17.6%,與去同期相比較則衰退4.4%。

出版日期 2022-08-31
作者 陳怡靜
44

氣候變遷與環境衝擊為現今全球皆須面對的問題,各國透過政策或碳關稅等方式,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國際大型企業則提出其淨零排放承諾,未來永續經營不再僅是公益事業,而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戰略。水五金國際大廠於鋪設太陽能板、使用再生能源、能源統計與監控系統、低耗能製程、3D金屬積層製造、無廢料真空鍍膜表面處理技術或金屬下腳料回收所形成的永續發展因應策略,皆展現邁向減碳的決心。台灣水五金業者身為全球供應鏈一環,亦必須展開備戰,奠基於過去製造聯網、智慧控制、數據分析等製程轉型基礎上,逐步透過碳盤查、分析、減量和抵消等步驟,執行低碳排目標,導入國際驗證與碳標籤更是提高國際競爭力之重要布局,舉凡ISO 14064、14067、50001等,將是業者邁入永續的重要行動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