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桿是人形機器人關節及線性傳動的核心元件,滾珠螺桿以高精度及低摩擦適用中小負載,行星滾柱螺桿則因高剛性與承載能力被應用於大負載主關節。以Tesla Optimus機器人為例,螺桿占其核心零件成本約20%,第二代用6個滾珠與8個行星滾柱螺桿,第三代滾珠螺桿需求更將暴增566%。未來挑戰包括技術競爭、結構尺寸限制及成本控制;機會則在於輕量化微型螺桿開發、智慧感測整合及與AI控制系統結合。廠商應雙軌並進,推動智能化與高性能解決方案,並重視供應鏈穩定,掌握人形機器人快速成長帶來的龐大商機。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由於其實施範圍較原先市場預期更為激進,預期將對全球經濟成長與供應鏈分工體系形成衝擊。2024年臺灣模具對美國出口占整體出口比重約20%,為最大出口市場。對美主要出口產品為橡塑膠射出/壓鑄模具與沖壓鍛造模具。整體而言,臺灣模具產業以內需市場為主,外銷比例約占2~3成左右,業者多為中小型企業,生產重心集中在臺灣本地,供應鏈短期內難以快速移轉。隨著對等關稅措施的正式實施,出口至美國的成本將大幅上升,使出口廠商面臨訂單波動與利潤壓縮的壓力,對模具外銷業者形成嚴峻挑戰。此舉可能衍生出產業可能的轉單效應與結構調整。若下游客戶因美國關稅調整產線或市場布局,亦有可能優先採購臺灣本地或亞太區域模具,帶動國內需求成長。另,國內終端產品業者如手機、扣件、手工具等產業同樣面臨美國高關稅衝擊,可能降低採購意願或壓低模具採購價格,進一步壓縮模具業者利潤。
從外部市場環境來看,模具產業深受國際經濟情勢波動影響;就企業內部升級動力而言,數位化轉型可以改善生產效率、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數位化技術如智慧製造、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應用,可以顯著提升模具設計、生產效率及市場應變能力。國內模具標竿業者的案例顯示,運用數位化技術能有效縮短設計與生產週期,並以數據驅動強化客製化能力,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為順應市場趨勢、向高值化方向發展,模具產業除了加速導入智慧化設備及數據分析技術,亦可運用產、官、學單位的資源彌平現有缺口。
隨著電動車普及而引起注目的「一體化壓鑄(Gigacast)」,是使用鋁合金,一體成形製造汽車車體等零件的技術,透過此項技術,能大幅減少零件數量並縮短製程。業界也期望透過這類大型壓鑄機的導入,能進一步促進汽車產業的效率化並降低對於環境的負擔。2023年全球壓鑄市場規模達654.8億美元,預計2028年增至879.0億美元,汽車零件需求持續推動市場成長。壓鑄技術趨勢包括冷室壓鑄產品創新、輕量化單件鑄造技術整合,以及人工智慧在生產中的應用。主要國家動向顯示,日本專注精密加工,但面臨原料成本與人才短缺挑戰;中國大陸則以高效製造與政府支持占據市場優勢,並藉材料技術和自動化實現突破。未來,模具產業應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技術升級,並同步發展減碳與永續策略,確保在新興市場與環保需求中取得競爭力。
模具產業在目前相關的淨零法規中尚未被列入優先管制的範疇,多數台灣中小型模具廠商對於投入減碳工作仍在起步階段。以整體產業碳排放量來說,台灣模具產業的碳排量相對少且穩定。為達淨零減碳目標,在製程改善方面,由於模具產業多使用電力為主要能源,短期可透過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廠房數位化、汰換老舊成型設備與優化熱處理系統方式進行減碳。中長期則藉由提升能源效率、廠房及製程自動化與智慧化以及導入伺服沖壓技術等方式減碳。其次在能源轉換方面,短期可透過轉換使用天然氣與綠電,中長期則擴大導入使用如生質燃料等的再生能源。最後在循環經濟方面,短期可透過導入綠色設計、使用再生/循環原料以及廢水/廢熱回收再利用等方式。中長期則擴大導入綠色設計、提升使用再生或循環原料比例、提升廢水/熱再利用率,最終達成零廢棄物等方式。
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為我國高科技精密機械產業常用的兩項傳動元件。2023年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及高利率影響,全球終端需求持續疲軟,企業設備投資意願保守,其中電子及半導體設備產業尤其顯著;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所致,2023年台灣滾珠螺桿生產值、進出口值皆大幅衰退三至四成。主要進口國依序為日本、中國大陸與德國,前三大出口國依序是中國大陸、印度以及南韓。 2023年台灣線性滑軌的生產值、進出口值皆呈現大幅衰退,衰退幅度分別為27%、51%以及31%。前三大進口國依序是日本、德國與中國大陸,前三大出口國依序為中國大陸、荷蘭以及義大利。
近年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與俄烏戰爭等影響,不僅全球供應鏈重組,產業結構也朝向虛擬與實體進行整合。全球市場朝向綠色製造、節能減排、自動化以及智慧化等方向發展,模具產業更應順勢進行產業調整與升級轉型。國際上模具製造業的綠色製造與減碳趨勢,除了材料端的降低材料使用(或提高使用率)、使用輕量化與回收材料外,還有製程節能、設備加工效能提升以及使用再生能源等方面的作法。
2022年雖全球疫情趨於穩定,但因地緣政治與貨幣緊縮等因素,影響台灣模具產業表現,除了進口之外,產值、內需與出口皆呈現衰退。2023年全球主要國家均已回復正常經濟活動,但還是存在部分隱憂,如俄烏戰爭仍未停歇、原物料供應牽動終端需求變化以及全球通膨議題仍未解決等,預估台灣模具產業仍將微幅衰退,產值將達新台幣694億元。
近年來區域經貿整合盛行,目前全球已有逾350個自由化協定,以台灣的地理位置而言,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十分關鍵。CPTPP成員國貢獻的GDP合計逾11兆美元,占全球13.1%,為亞太地區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的區域經貿協定之一,隨著未來其成員國數量可能增加,預期貿易與投資總額將隨之提高,若能順利加入應可協助我國模具業者取得進入區域市場機會,確保台灣模具產品在全球供應鏈地位。以下將依序針對台灣模具主要出口國進口概況與FTA洽簽狀況、台灣與CPTPP成員國模具貿易概況進行分析,並論述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衝擊。且須特別注意,美韓FTA已有部分模具產品為零關稅,台灣相對關稅稅率較高,將間接對我國模具出口造成排擠效應。
2021年新冠疫情逐步趨緩,全球經濟也逐漸恢復秩序,台灣疫情控制得宜與2020年基期較低,臺灣模具產業2021年產值回升至新台幣513億元。2022年疫情仍未趨緩,但標竿大國如美國、德國與英國等均積極回復金融市場與民生活動,因此預估全球經濟將會緩慢回溫,但仍存在部分戰爭與通膨隱憂。預期臺灣模具產業回溫速度將呈現持平,2022年產值預估將達到新台幣515億元。
1
2
3
4
5
6
7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