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年鑑

書單下載
書單下載

2021金屬製品產業年鑑-手工具篇

2021-12-02
洪雪娟、劉修銘
101 頁
$ 1,000

手工具定義為以手操作為主,用於檢查、修理、組裝、分解等作業所需的工具,又分為動力和非動力手工具。本文所探討的手工具產品是以非動力手工具為主,產品進出口碼(HS Code)介於8201~8206之產品,其細項產品分別為農林園藝手工具(8201)、鋸類手工具(8202)、銼鉗刀類工具(8203)、扳手類工具(8204)與其他一般手工具(8205~8206)。

2024金屬製品年鑑-扣件篇

2024-10-23
紀翔瀛、張峻
61 頁
$ 1,100

2023年全球景氣波動和高度通貨膨脹給扣件產業帶來重大挑戰。2023年台灣出口金額衰退21%,出口量減少24%。儘管出口表現不佳,台灣扣件在歐洲市場的平均單價有所提升,反映出高值化產品的需求依然強勁。美國作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其需求相對於歐洲仍較穩定,市占率達44.4%。然而,中國大陸內需減少,使得低價競爭的情形顯著外溢。 此外,全球淨零政策的推行,特別是歐盟和英國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台灣扣件產業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規定增加了扣件產業的轉型壓力,我國廠商必須加速碳盤查和減碳措施的落實,以應對未來的碳關稅挑戰。

$ 800

鎳(Nickel, Ni)是一種具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於1751年被發現,具備良好導電性、導熱性、機械強度、延展性,且具有耐腐蝕、不易氧化的特性。主要自紅土鎳礦及硫化鎳礦中冶煉取得,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202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鎳資源儲量約超過9,500萬噸,其中6成是紅土鎳礦,4成為硫化鎳礦,主要集中於印尼、澳大利亞、巴西,約占總體儲量的6成以上。

2020金屬材料產業年鑑─鋼鐵篇

2020-10-20
陳建任
109 頁
$ 1,000

鋼鐵工業常被視為國力強弱的象徵,先進與開發中國家無不積極振興此項工業,因此在國際貿易中,其政治性高於經濟性,保護性多於開放性,非常容易造成鋼品供需失調,價位起伏不定,使產品市場極為敏感而難以經營。

$ 1,000

螺絲螺帽等具有緊固功能的產品統稱為扣件,以線材(盤元)為材料製成。扣件可將各種零件結合成一個單元或系統,使組件容易組裝或拆裝,在裝配、維修、替換或重新組合時具有方便性。依經濟部2017年第16次修訂工業產品分類,螺絲螺帽可分為螺絲、螺帽、墊圈、鉚釘、其他螺絲類產品、金屬釘及其他釘類產品。

$ 1,100

所謂不銹鋼係指在鋼材煉製過程中添加鎳、鉻等合金以改善普通鋼原有性質或呈現其不銹鋼特殊性質,以適合不同用途所產出之各種鋼材的總稱。因其具有優良之產品品質及特殊之製造方法,在鋼鐵材料中屬於較高級之材料,因此其定義與分類自然與一般鋼鐵材料有所不同,鋼液中鉻(Cr)含量大於12%,且含碳量不超過1.2%的鋼材稱為不銹鋼,以化學成分可分為奧氏體(200、300系)、肥粒鐵 (400系)、雙相不銹鋼(奧氏體和肥粒鐵所組成)和析出硬化不銹鋼(600系)。

$ 1,100

全球原鋁產量由2019年6,366萬公噸成長至2023年7,058萬公噸(年複合成長率2.6%),其中,除俄羅斯與東歐、西歐與中歐、大洋洲、非洲外,其餘主要生產區域產量概呈成長走勢(年複合成長率介於0.6%~8.7%)。以2023年全球前三大生產區域及其產量占比而言,依序為中國大陸59.0%、中東(GCC)8.8%、亞洲(中國大陸除外)6.6%,合計占比為74.4%。

2021金屬製品產業年鑑

2021-12-02
紀翔瀛、洪雪娟、劉修銘、楊瑞雯、陳怡靜
409 頁
$ 3,500

本年鑑針對當下之重大事件、產業動態與產銷變動進行即時分析與分享,以期在此快速變遷之競爭年代,即時反應最具價值的市場情報,協助廠商及早因應。本年鑑在編排上仍分成四大篇,包括:螺絲螺帽、手工具、模具及水五金篇。

$ 1,100

至今六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銅金屬便開始步入人類文明社會,直至今日,銅所具備的優良導電性、延展性、導熱性與抗腐蝕能力皆使其更加廣泛地應用於新世代的不同產品上,歷久不衰。2021年由於全球經濟在疫情獲得控制後逐漸復甦反彈,帶動整體銅消費需求的成長,連帶促使銅價突破歷史新高,展望2022年,在全球淨零排放的趨勢下,儲能、電動車等綠能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將持續帶動銅的需求,世界各方產業勢必投注更多目光於這位「銅博士」(Dr. Copper)身上。

$ 800

鈦金屬主要來源為鈦鐵礦(FeTiO3)、金紅石(TiO2)與釩鈦鐵礦,全球儲量豐富(鈦鐵礦儲量約7億公噸、金紅石儲量約7.5億公噸),僅次於鋁、鐵、鎂,目前全球業已探勘完畢的鈦金屬儲量,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澳大利亞與印度等主要國家。鈦鐵礦或金紅石經由四氯化鈦與金屬鎂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海綿鈦或鈦白粉。其中,鈦白粉為主要生成大宗(約9成比重),用於塗料、塑料、造紙與油墨等應用,其餘則為海綿鈦形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