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年鑑

書單下載
書單下載
$ 800

鈦金屬主要來源為鈦鐵礦(FeTiO3)、金紅石(TiO2)與釩鈦鐵礦,全球儲量豐富(鈦鐵礦儲量約7億公噸、金紅石儲量約7.5億公噸),僅次於鋁、鐵、鎂,目前全球業已探勘完畢的鈦金屬儲量,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澳大利亞與印度等主要國家。鈦鐵礦或金紅石經由四氯化鈦與金屬鎂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海綿鈦或鈦白粉。其中,鈦白粉為主要生成大宗(約9成比重),用於塗料、塑料、造紙與油墨等應用,其餘則為海綿鈦形式呈現。

2023金屬材料產業年鑑-銅金屬篇

2023-08-29
劉文海、鍾正邦、薛伊琇
88 頁
$ 1,100

至今六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銅金屬便開始步入人類文明社會,直至今日,銅所具備的優良導電性、延展性、導熱性與抗腐蝕能力皆使其更加廣泛地應用於新世代的不同產品上,歷久不衰。2021年由於全球經濟在疫情獲得控制後逐漸復甦反彈,帶動整體銅消費需求的成長,連帶促使銅價突破歷史新高,展望2022年,在全球淨零排放的趨勢下,儲能、電動車等綠能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將持續帶動銅的需求,世界各方產業勢必投注更多目光於這位「銅博士」(Dr. Copper)身上。

2020金屬材料產業年鑑─鋼鐵篇

2020-10-20
陳建任
109 頁
$ 1,000

鋼鐵工業常被視為國力強弱的象徵,先進與開發中國家無不積極振興此項工業,因此在國際貿易中,其政治性高於經濟性,保護性多於開放性,非常容易造成鋼品供需失調,價位起伏不定,使產品市場極為敏感而難以經營。

2024金屬製品年鑑

2024-10-23
陳怡靜、紀翔瀛、張峻、邱亞琪、盧素涵、莊閔鈞、許曉弘
232 頁
$ 3,800

本年鑑以金屬製品為研究主軸,聚焦扣件、手工具、模具以及水五金為標的,記錄2023全年度國內外金屬製品產業動態,並就AI應用導入、高值化轉型等重要議題進行剖析。內容彙整台灣金屬製品產業近期的產業環境變化、全球標竿市場以及產業的發展現況,並對未來的機會與挑戰進行分析。

$ 1,100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鋁製造業隸屬基本金屬製造業,其範疇涵蓋「煉鋁業」、「鋁鑄造業」、「鋁材軋延、擠型及伸線業」等三類,此外,依據經濟部統計處「第十六次經濟部工業產品分類」,鋁製產品分布於「基本金屬製造業」與「金屬製品製造業」,涵蓋鋁錠、擠型用鋁合金錠、鑄造用鋁合金錠、鋁合金鑄件、鋁板、鋁捲/片、鋁條棒、鋁箔、鋁管、建築用鋁擠型材、工業用鋁擠型材、鋁粉、其他鋁材等項目,主要應用於運輸、建築、包裝、運動器材與機械五金等領域,鋁製造業相關產品分類及定義彙整如【表3-1-1】。

2024金屬製品年鑑-模具篇

2024-10-23
盧素涵、莊閔鈞
55 頁
$ 1,100

由於歐美市場經濟復甦力道疲弱、導致消費性電子等主要下游產業對模具需求不振;不過,受惠於全球半導體及精密模具需求維持平穩,加上汽車及零組件、伺服器相關模具溫和擴增,且高值化模具產品出貨比重提升,支撐模具產業部分業者接單及營運表現。2023年台灣模具產值衰退7.0%,達新台幣652億元,台灣模具訂單七成以上來自國內需求,然國內如手機、螺絲螺帽、手工具等終端下游供應商的訂單不佳,致使台灣模具內需市場衰退7.9%,達到新台幣555億元。

$ 1,000

所謂不銹鋼係指在鋼材煉製過程中添加鎳、鉻等合金以改善普通鋼原有性質或呈現其不銹鋼特殊性質,以適合不同用途所產出之各種鋼材的總稱,因其具有優良之產品品質及特殊之製造方法,在鋼鐵材料中屬於較高級之材料,因此其定義與分類自然與一般鋼鐵材料有所不同,鋼液中鉻(Cr)含量大於12%且含碳量不超過1.2%的鋼材稱為不銹鋼。

$ 1,100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鋁製造業隸屬基本金屬製造業,其範疇涵蓋「煉鋁業」、「鋁鑄造業」、「鋁材軋延、擠型及伸線業」等三類,此外,依據經濟部統計處「第十六次經濟部工業產品分類」,鋁製產品分布於「基本金屬製造業」與「金屬製品製造業」,涵蓋鋁錠、擠型用鋁合金錠、鑄造用鋁合金錠、鋁合金鑄件、鋁板、鋁捲/片、鋁條棒、鋁箔、鋁管、建築用鋁擠型材、工業用鋁擠型材、鋁粉、其他鋁材等項目,主要應用於運輸、建築、包裝、運動器材與機械五金等領域,鋁製造業相關產品分類及定義彙整如【表3-1-1】。

$ 1,100

所謂不銹鋼係指在鋼材煉製過程中添加鎳、鉻等合金以改善普通鋼原有性質或呈現其不銹鋼特殊性質,以適合不同用途所產出之各種鋼材的總稱。因其具有優良之產品品質及特殊之製造方法,在鋼鐵材料中屬於較高級之材料,因此其定義與分類自然與一般鋼鐵材料有所不同,鋼液中鉻(Cr)含量大於12%,且含碳量不超過1.2%的鋼材稱為不銹鋼,以化學成分可分為奧氏體(200、300系)、肥粒鐵 (400系)、雙相不銹鋼(奧氏體和肥粒鐵所組成)和析出硬化不銹鋼(600系)。

$ 1,100

至今六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銅金屬便開始步入人類文明社會,直至今日,銅所具備的優良導電性、延展性、導熱性與抗腐蝕能力皆使其更加廣泛地應用於新世代的不同產品上,歷久不衰。2021年由於全球經濟在疫情獲得控制後逐漸復甦反彈,帶動整體銅消費需求的成長,連帶促使銅價突破歷史新高,展望2022年,在全球淨零排放的趨勢下,儲能、電動車等綠能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將持續帶動銅的需求,世界各方產業勢必投注更多目光於這位「銅博士」(Dr. Copper)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