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探討的手工具產品是以非動力手工具為主,產品進出口碼(HS Code)介於8201~8206之產品。依據中華民國商品標準分類,其分類碼(HS Code)8201為農林園藝手工具,8202為鋸類手工具,8203為銼鉗刀類工具,8204為扳手類工具,8205~8206為其他一般手工具。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鋁製造業隸屬基本金屬製造業,其範疇涵蓋「煉鋁業」、「鋁鑄造業」、「鋁材軋延、擠型及伸線業」等三類,此外,依據經濟部統計處「第十六次經濟部工業產品分類」,鋁製產品分布於「基本金屬製造業」與「金屬製品製造業」,涵蓋鋁錠、擠型用鋁合金錠、鑄造用鋁合金錠、鋁合金鑄件、鋁板、鋁捲/片、鋁條棒、鋁箔、鋁管、建築用鋁擠型材、工業用鋁擠型材、鋁粉、其他鋁材等項目,主要應用於運輸、建築、包裝、運動器材與機械五金等領域,鋁製造業相關產品分類及定義彙整如【表3-1-1】。
至今六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銅金屬便開始步入人類文明社會,直至今日,銅所具備的優良導電性、延展性、導熱性與抗腐蝕能力皆使其更加廣泛地應用於新世代的不同產品上,歷久不衰。2021年由於全球經濟在疫情獲得控制後逐漸復甦反彈,帶動整體銅消費需求的成長,連帶促使銅價突破歷史新高,展望2022年,在全球淨零排放的趨勢下,儲能、電動車等綠能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將持續帶動銅的需求,世界各方產業勢必投注更多目光於這位「銅博士」(Dr. Copper)身上。
所謂不銹鋼係指在鋼材煉製過程中添加鎳、鉻等合金以改善普通鋼原有性質或呈現其不銹鋼特殊性質,以適合不同用途所產出之各種鋼材的總稱,因其具有優良之產品品質及特殊之製造方法,在鋼鐵材料中屬於較高級之材料,因此其定義與分類自然與一般鋼鐵材料有所不同,鋼液中鉻(Cr)含量大於12%且含碳量不超過1.2%的鋼材稱為不銹鋼。
本年鑑針對當下之重大事件、產業動態與產銷變動進行即時分析與分享,以期在此快速變遷之競爭年代,即時反應最具價值的市場情報,協助廠商及早因應。本年鑑在編排上仍分成五大篇,包括:鋼鐵、不銹鋼、鋁金屬、銅金屬及鈦金屬篇。
根據國際不銹鋼論壇公開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為5,844萬噸,較前年增加4.6%。中國大陸是不銹鋼粗鋼產量唯一增加之國家,產量成長12.6%,然除中國大陸之外,其他主要地區或國家產量皆呈現顯著性下滑,歐洲、美國以及其他區域產量下滑比例分別為6.2%、9.6%以及7.2%。另一方面,印尼產量也減少至402.5萬噸,與前年相比大幅下降21%。分析2023年全球不銹鋼產量下滑之原因,主要係受到:①2022年俄烏戰爭延續未決,中東地區衝突持續不斷,提升地緣政治之不確定性,全球主要國家製造業經理人指數(PMI)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其餘幾乎低於50榮枯線,顯示製造業活動低迷,②全球終端需求顯著性不振因素,不銹鋼需求量巨幅萎縮,歐洲市場產業環境甚劣於新冠疫情期間,③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以及鋼市需求低迷、供過於求之影響,不銹鋼使用量明顯衰退,為提振不銹鋼材銷售力道,中國大陸鋼廠不惜以低價方式競爭訂單,導致全球多廠產量下降。
2023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918.3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1.1%,排第13名。其中高爐粗鋼占59.1%,電爐占40.9%。在2023年粗鋼總產量中,普通鋼粗鋼產量為1,842.5萬公噸,占各類鋼種的96.1%,不銹鋼及合金鋼僅3.9%。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鋼材表面消費量為17.6億噸,較2022年衰退1.1%。受全球通膨加劇、購買力下降、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中國大陸新冠疫情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等因素,除獨立國協及中南美洲外,歐盟、北美(美墨加)、非洲、中東、亞洲和大洋洲等區域的鋼材表面消費量皆呈現衰退的趨勢。
2023年,全球手工具市場遭逢逆境,包括美中貿易、地緣政治及高通膨等,導致整體需求放緩,出口值較2022年衰退2.6%。全球前十大手工具出口國家中,中國大陸、德國及台灣名列前三,市占率合計高達六成。美國為全球最大需求市場,2023年進口值39.5億美元,年減18.9%。 國內方面,2023年台灣手工具產值達新台幣839.9億元,較前一年下滑12.3%;出口值新台幣709.3億元,年減11.8%,創下近年最大單年跌幅。主因是歐美等主要市場受高通膨及產業去庫存影響,消費力道明顯不振,對我國手工具業者構成衝擊。
所謂不銹鋼係指在鋼材煉製過程中添加鎳、鉻等合金以改善普通鋼原有性質或呈現其不銹鋼特殊性質,以適合不同用途所產出之各種鋼材的總稱。因其具有優良之產品品質及特殊之製造方法,在鋼鐵材料中屬於較高級之材料,因此其定義與分類自然與一般鋼鐵材料有所不同,鋼液中鉻(Cr)含量大於12%,且含碳量不超過1.2%的鋼材稱為不銹鋼,以化學成分可分為奧氏體(200、300系)、肥粒鐵 (400系)、雙相不銹鋼(奧氏體和肥粒鐵所組成)和析出硬化不銹鋼(600系)。
尚未申請會員請 加入會員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