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型風力機總置容量為2.51MW,目前仍以推廣示範為主,應用形式多為離網型的風光互補系統,大部分設置在偏鄉地區的家庭或農業用、公共照明與商業建築。目前印度約36家小型風力機製造商。由於政策的因素,使得進入印度市場的障礙大大提高。
離岸風力機在運轉時,必須承受海上環境高溫、高濕、高腐蝕的挑戰,因此如何確保設備的可用率及降低其運維成本,是開發商或營運商經營離岸風場的重要課題。有別於陸域風場的地理便捷性,離岸風場的運維成本往往高出許多,當非預測性的故障發生時,位於海上的離岸風力機將難以搶修。因此離岸風場必須能夠執行智慧化、自動化的監控,蒐集適當的數據以判讀設備之劣化情況,盡可能精準地預測零組件的更換時間,以規劃維護計畫,達到防患未然的效果。本文將離岸風力機監控技術分為狀態監測系統(軟體)與感測器裝置(硬體)兩大類別探討,將介紹其技術應用與趨勢。
在目前全球主要使用的再生能源中,生質能發電是少數可做為基載之綠色電力,其貢獻僅次於水力與風力發電。生質能技術概括三種物理形態技術,包含固態生質能、液態生質能與氣態生質能。生質能應用領域中,生質能發電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利用技術之一,而現階段主要的的生質能發電技術為生物質氣化發電及沼氣發電。我國生質能技術部分已進入商業應用模式,包含固態燃料RDF-5熱電應用、液態生質酒精商轉規模量產化與氣態畜牧沼氣應用等,皆有具體成果。
目前印尼中小型風力機市場集中在偏遠的小島,主要提供家庭、照明設備或小商業用途,且大多以混合系統為主。印尼許多偏遠小島基礎設施的安裝及維護費相當昂貴,所以非常缺乏穩定電力供給,大多依賴柴油發電,昂貴的柴油運送成本是相當大的負擔,因此為了成本考量及減少對柴油的依賴,通常考量風能或太陽能為替代資源。在印尼市場較活躍的標竿廠商有Bergey、深圳泰瑪及Wind Energy Solution等,本文將針對標竿廠商在印尼的佈局進行討論。
歐美國家發展小型風力機較早,累積豐富的產品技術與知識之餘,亦有一套完整的服務策略。相較於我國小型風力發電機供應鏈通常以販售重點零組件為主,若該零件損壞且產品仍在保固期內,僅針對該零件做維修替換,完整的售後服務體系尚待建立,而產業的整合能力也須向歐美看齊。瑞士Envergate提供一站式的問題解決套裝方案,從項目確定執行開始,公司的風力機產業專家團隊對業者進行一對一服務。自風場評估、諮詢評估、銷售安裝、售後服務與維修,都有配套措施,本文即探討Envergate服務策略供相關業者借鑑。
全球浮動式風電目前正處於從原型機到示範風場的過渡階段,目前已經併網的風場多為單機的示範風場,預估在2030年之後才會進入商業化階段。市面的浮動式水下基礎依照設計形式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為半潛式、浮筒式、駁船式以及張力腿式,其中又以技術成熟的半潛式水下基礎為目前最為常見的種類,尤其是由Principle Power推出的WindFloat系列為技術成熟度較高,且已經被安裝在數座風場,取得驗證的浮台。從近期浮台的發展趨勢來看,各製造商及技術開發商已經針對風力機大型化的趨勢,對浮台的細節進行完善,同時提出新的方案設計。目前我國已經提交環評審查的浮動式專案共13案,其中9案已經通過審查,4案則還在審查中。從開發商目前提交的文件來看,多數專案都偏向使用技術較為成熟的半潛式浮台。
隨著離岸風電、油氣產業與船舶市場的增長,海上塗料需求迅速擴大,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39.9億美元。面對國際標準NORSOK M-501和ISO 12944-9的高規格要求,台灣塗料製造業正積極尋求技術升級。永記造漆和柏林公司雖具備基礎設施,但缺乏實際應用經驗,多依賴國際品牌佐敦與Hempel。透過產業政策與外商合作,本土廠商有機會提升生產能力與技術標準。在智慧化製造方面,國際廠商如ROSS、GMM Pfaudler與Bühler等提供高速分散機、剪切攪拌機與珠磨機等先進設備,優化塗料製程效率和品質。台廠應聚焦國際標準的檢測設備開發,如光譜儀和色度計,以填補市場需求並強化本地供應鏈競爭力,推動海上塗料製造邁向更高效與國際化的發展。
面對中國大陸業者的低價競爭,歐盟以永續性及產業韌性為主軸,祭出關鍵原物料法案、淨零產業法案等鼓勵在地生產,以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另為緩解CBAM成本,離岸風電開發商可能要求供應商採用更綠色的生產流程。有鑑於我國在2050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達40~55GW之目標量,大量離岸風場施工在即。離岸風電不僅要提供零碳的潔淨能源,如何在上游供應鏈、施工安裝及運維等各階段達成淨零,將成為未來我國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之重要課題。
全球風場建置數量及容量漸增,促進運維人力與服務需求持 續上揚,加上離岸風場開發已逐步往深水或開放海域等嚴苛環境 擴展,對運維工作及人員安全形成另一層挑戰,同時加增對特殊 工作船舶需求,拉高運維成本。此外,隨極端氣候狀態造成環境 風險升高,未來如何能從定期檢查轉向更靈活的、基於風險的檢 查,或甚至全程遠端操控等,以降低運維活動的成本,促進工作 執行的安全性、彈性及效益等,數位化、智慧化及無人化運維技 術成為關鍵,也成為國內外風場運維實務及技術精進的切入點。 研究發現,隨技術不斷革新,風場無人化運維化技術朝向幾 大方向發展,包括:(1)數位、智慧、無人系統的軟硬整合,提升 運維效率與安全性;(2)長時間、大範圍環境監測,提升應變能力 及場域數據掌握能力;(3) AI 負責任務規劃與自主任務執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