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8 月 29~31 日於南港展覽館展出的智慧顯示與觸控展覽會(Touch Taiwan 2018),係由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所主辨,然為凝聚產業共識,首度攜手由光電協進會(PIDA)主辦的台灣具指標性之台北國際光電週(OPTO Taiwan),打造最具規模的國際展會跨界合作,以同期聯合展出模式盛大開展,合計總規模約475家廠商、1,200個攤位,開創台灣高科技展會的新格局與新視野。
OECD 鋼鐵委員會研判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將持續對鋼鐵業構成嚴峻的挑戰。削減過剩產能的手段,一方面可藉由關閉既有產能來達成,另一方面亦可藉由需求的成長來消解。關閉既有產能牽涉到已投入資金無法回收、從業員工失業問題等,有一定的難度。而藉由全球鋼鐵需求的增長來化解的可能性為何,已是一個可以探討的議題。本文將介紹 Accenture 公司對全球鋼鐵需求的長期預測,或有助掌握長期結構性改變帶來的威脅或機會。
繼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後,全球陸續制定相關概念政策如美國先進製造夥伴AMP、中國製造2025 、韓國製造業創新3.0等,台灣亦相繼推出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初步鎖定機械設備業為示範產業,冀以資訊與通信科技(ICT)能量為基礎,導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運用智慧機械形成智慧生產線,推動智慧製造。然而,對處於經營環境嚴峻的鑄造業者而言,導入智慧化生產,可謂該產業的新藍海出路。本文將針對德國卡斯珀鑄造廠(Karl Casper Guss)導入智慧化技術應用案例,提供國內相關廠商作為未來布局規畫參考,迎向鑄造業4.0。
智慧化生產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與品質穩定性、增加製造精度與減少缺陷、提高設備利用率與靈活性、加速企業內訊息與知識的溝通等。目前人工智慧也已運用在鋼鐵業的生產上,例如對設備進行預測性震動等特性監控,對可能的故障進行偵測預防;對產品進行全檢;以人工智慧進行製程即時分析與控制等。本文將從主要鋼廠導入數位化技術的案例,說明數位化正如何改變鋼鐵業,以及數位化技術對鋼鐵業的可能影響。
不銹鋼係由普通鋼加入鉻、鎳等貴重金屬製成,目前不銹鋼生產成本中,主要原料鎳、鉻等金屬約佔原料成本之 70%~80% 之間,而鎳單價約為鉻之 5~6 倍,因此鎳價的波動將直接影響不銹鋼產品的價格。
優貝克(ULVAC)為日本神奈川的真空設備製造商,是著名真空泵生產廠,也是日本液晶顯示器生產設備大廠,目前全球員工約有6,072人,共50家服務處所及工廠、4個研發單位,主要產品包括平面顯示器及太陽能製造設備(FPD、PV)、半導體與電子零件製造設備(Semiconductor)、零組件(Component)、一般產業用裝置及材料等五項。優貝克(ULVAC)提供顯示器相關產品有濺鍍設備、化學氣相沉積設備(CVD)、物理氣相沉積濺鍍設備(PVD)、蒸鍍設備、薄膜封裝設備等相關服務,其中PVDSPUTTER設備全球已銷售超過1,000台,市佔率達95%,LCD設備產值全球排名第二大。
2017年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受到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方案的影響,以及成長動能的擴大,預計全球經濟將維持此一復甦步伐。本文將簡析全球及主要鋼鐵市場的發展現況與展望,惟目前美國已公布對鋼鋁產品課徵進口關稅,可能擾亂全球鋼鐵貿易。在全球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各區域市場可能被迫採取緊急行動,來避免當地市場的混亂,未來發展仍有很多變數。
承接在傳統LCD、OLED之後,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被喻為是即將顛覆產業的新一代顯示技術。近來隨蘋果、Sony兩大廠對Micro LED的日益重視,已吸引國內外業者紛紛投入,進而加速Micro LED商業化量產時程。然而Micro LED牽涉巨量轉移(Mass Transfer)、微組裝、基板接合等技術,領域橫跨LED、面板、半導體、系統整合等產業,而這些產業台灣已擁有成熟且完整的產業供應鏈,若積極發展Micro LED技術,進展有望比其他國家更為快速。其中製程設備在生產Micro LED時,也將扮演重要角色之一。故本文針對台灣Micro LED面板製程設備廠商,在未來佈局Micro LED製程設備時進行競爭優勢分析,以利未來發展。
本文介紹日本JFE鋼廠藉由組合銅與鋁,在銅會析出的溫度域,比既有材料還高強度﹔在銅會固溶的溫度域,則因添加鋁而保有與既有材料同等強度的原理來研發節鉬(Mo)型耐熱不銹鋼。
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生產設備包含液晶、觸控面板、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生產設備。液晶面板分成陣列(Array)段、液晶(Cell)段、模組(LCM)段,各段各有不同的設備。AMOLED也有陣列段,但目前以LTPS為背板、或是氧化物(Oxide)TFT為背板,不僅與液晶面板的a-Si TFT設備不同,還有關鍵的蒸鍍段與封裝段之設備。
1
2
3
4
5
6
7
8
9
10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