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鐵

~
出版日期 2014-10-31
作者 曾婉如
12

美國鈦工業的規模與技術水準居世界的領導地位,鈦錠及鈦加工材產量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大陸,同時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海綿鈦及鈦加工材的消費大國,約佔全球總消費量的1/2。美國鈦工業的發展與其航太產業之表現密不可分,2013年估計約有65%的鈦加工材應用於航太領域上。美國主要的鈦材加工公司有3家:Timet、RTI和ATI,產量合計佔美國鈦材的90%,另有10家公司生產鈦錠,30家公司生產鈦鍛件、軋製產品和鑄件。

出版日期 2014-12-31
作者 陳學億
14

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皆為擁有完整鈦金屬供應鏈的國家,也是鈦金屬產業的前瞻應用市場指標。隨著鈦金屬的應用漸趨多元與相關技術的導入,鈦材應用於汽車與建築領域的情況漸趨普遍,本文將中、美、日等國外鈦合金產業於汽車與建築的應用趨勢作為剖析並期能進一步掌握全球鈦合金產業前瞻應用市場趨勢與商機。

出版日期 2014-12-31
作者 梁孝祖
12

與過去相比,近年來的夏天異常酷熱,暖冬現象不斷發生,但就氣溫變化而言,地球平均溫度與100年前相較僅上升了0.5度。聯合國IPCC在最新報告中預測,「今後的100年,氣溫最多會上升6.4度」,也就是氣溫上升會是過去100年的10倍以上,地球暖化導致的雨量變化及異常氣候將頻繁發生。

出版日期 2015-01-31
作者 梁孝祖
15

根據Roland Berger Stratasy Consultant於2013年公布的報告指出,積層製造技術應用於金屬製品的製造成本,可分為直接成本(direct cost)及間接成本(indirect cost),其中直接成本完全以材料支出為主,佔總製造成本的26%,而積層製造技術用金屬材料的應用以粉床熔融技術(powder bed fusion)及直接能量沉積技術(direct energy deposition)為主,以材料的型態來看有粉末與線材,其他有疊層製造成型技術(Sheet Lamination)主要材料為箔材。

出版日期 2015-02-28
作者 曾婉如
15

金屬鈦(Ti)是近一百年來才被開發、使用的新興元素,其最先是由英國牧師科學家格雷戈爾(W. Gregor)研究鐵礦石所發現(1791年)。1795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M. H. Klaproth)在研究金紅石時也發現該元素,並以希臘神話的泰坦神(Titans)為其命名。由於鈦的氧化物相當穩定,自然界中主要以鈦鐵礦(FeTiO3)、金紅石(TiO2)等氧化物存在,金屬鈦提煉相對不易,過去一直將鈦視為稀有金屬。直到1910年美國化學家亨特(M. A. Hunter)首次用鈉還原TiCl4製得純度達99.5%金屬鈦;1940年盧森堡科學家克勞爾(W. J. Kroll)用鎂還原法製得純鈦。從此,鈉還原法與鎂還原法成為生產金屬鈦的工業方法,並開始了鈦的工業化生產。

出版日期 2015-02-28
作者 張資凰
6

連續擠壓技術在銅製品生產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該技術是70年代初期由英國斯普林菲爾德研究所開發的新加工技術,該技術可應用在生產銅管、異型銅材、銅母線產品等方面。

出版日期 2015-03-31
作者 劉文海
13

輕量化為運輸工具永續發展之主軸,鋁合金與先進高強度鋼均為輕量化構件所使用之重要材料,而此種金屬具互補之效應,鋼/鋁異材結構將會成為汽車產業一個極具發展潛力之項目。德國學者 HAHN 等提出“多材料輕量化結構 ”(Mixed material constructions)概念,認為合理的輕量化應該是“合適的材料用在合適的部位”,認為多材料結構設計將代表今後汽車車身結構的發展。藉由在全鋼車身中逐步引入鋁、鎂、複合材料等低密度材料,即開發“多材料混合車身”,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車身輕量化的必然趨勢。藉由多種材料的混合使用可以有效減輕車身重量,為汽車工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

出版日期 2015-03-31
作者 張資凰
13

江西、雲南、西藏等是中國大陸的銅礦資源主要分布地點,其中江西興德銅礦為境內較著名的大型銅礦,因而成為了中國大陸銅礦資源的主要廠商之一。江西銅業重點發展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的提取與加工,主要業務有採礦、選礦、熔煉與精煉,以及生產陰極銅與其他副產品(如:硫精礦),而在技術、市場等方面都與美國、日本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

出版日期 2015-03-31
作者 陳學億
7

鈦線材的主要定義為1.0(mm)≦D≦5.0(mm),種類有β-鈦、α鈦、α+ β鈦(6-4 Ti)、純鈦等,由於具有抗腐蝕、高強度、質量輕等特性,因此適用於軍事、航太、車輛、生醫、化學、能源、海洋產業,【表1】包含目前鈦線應用範疇與合金成分。

出版日期 2015-04-30
作者 王瓈詩
18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交通運輸佔了總排放近三成,而公路運輸就佔其中的七成以上,其次為空中運輸(約一成)。近年來隨著全球環保意識高漲,以及政府政策壓力下,運輸工具設計多致力於減輕重量。根據Volkswagen估計,汽車重量減輕100公斤可減少燃油使用0.5公升/百公里及二氧化碳排放量3.5克/公里。另外,燃油成本佔航空公司營運成本30-40%,飛機重量減輕可提升燃油使用效率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