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I自動光學檢測是現行製造業廣泛應用的檢測手法,可有效提高品檢效率,改善過去仰賴人工肉眼品檢所遭遇的問題,搭配AI加值後,可進一步提高檢測精度、優化企業生產流程,亦是智慧製造落地最快的應用之一。本文將以大甲幼獅工業區的自行車零組件製造業為主,探討園區發展AOI自動光學檢測服務的機會。
近年來淨零碳排與低碳減碳已然成為全球熱門議題之一,隨著國際碳關稅機制的實施動向,將加速改變產業發展樣態及生活消費面貌,如何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已成為各國轉型的重要發展策略,不少國家積極制訂減碳路徑與氣候法制,甚至是透過新興科技、再生能源等研發,盡力達成國家級淨零轉型的願景。然而與此衍生的碳管理議題,卻對製造業帶來不小衝擊及壓力,過去30年我們其實享受著全球分工所帶來的低成本紅利,在供應鏈合作關係上也多以物美價廉原則做選擇,時至今日各國為了能符合在《巴黎協定》上所承諾的「淨零排放」目標,陸續提出一連串對碳排放的管理及管制方案,尤其是歐、美、日、韓、中等主要經濟體系地區或國家,為防堵未實碳排放管制地區所生產的高碳排商品輸入,使在當地受碳排放管制的廠商蒙受不公平對待,而形成的「碳洩漏」問題,因此紛紛規劃開徵「碳關稅」( 或稱為碳邊境稅)機制,來減少對於高碳排商品的進口及依賴。提到碳關稅機制,自2021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後,歐盟是對於邊境課徵碳關稅進行討論與設計進度最快的區域,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對於碳關稅政策實施內容與目標,對外公開揭露較為明確且完整的地區;自2023年5月16日正式發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案後,預定同年10月1 日開始進入實質開徵碳關稅前的過渡期商品碳排放量申報期,這可能導致我國長期以來以出口貿易導向的經濟模式有所變化,尤其對於國內從事外銷為主的產業,例如金屬製品、資訊電子等終端產品產業,無形加重生產的成本負擔。因此,企業除了需提早建立碳排用量「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更應儘早完成並掌握企業整體「組織碳排放量」及各產品的「碳足跡」,以因應未來產品外銷上的申報需求,並進一步找出排放高的熱點或環節,研擬減量對策,來降低企業整體組織碳排放量及各產品的碳足跡含量。當碳關稅已成事實,碳盤查就是義務,身為出口導向國家的臺灣,在政府得知部分企業礙於資源有限而無法展開行動之際,也投入許多資源來協助外銷企業積極展開因應策略擬定,然而現有國內CBAM因應做法的碳排放量計算,皆是建立在採用國際普遍認可的溫室氣體盤查標準ISO 14064-1 及碳足跡標準ISO 14067來做源頭設定與量化原則,但以實務操作面向進一步來看,如何在符合CBAM框架的前提下展開碳盤查工作,仍是企業一大難題。有鑑於近年探討ISO 14064-1 及ISO 14067的實務資源非常豐富,不管是資訊性的解說出版品,亦或者是教育性的訓練課程都有很多選擇,相較之下今年才正式公告條文的CBAM法案就鮮少參考資料,故本指引主要聚焦CBAM申報規定,並以金屬製品產業的手工具製程產品為試算、試填基礎,對應提出企業碳盤查準備上的行動建議,期望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碳盤查全貌及各種嘗試,帶領讀者從氣候變遷史的脈絡邏輯開始,一步一步邁向淨零之路。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進入了工業時代後,純淨的天然資源取得與再生使用,已成為關係到國家安全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如何透過新興科技,將有限的水資源做有效的利用,更是成為各國水處理產業轉型水科技之重要發展趨勢。根據全球國際知名市場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Report(MRFR)於2019年發佈的全球水處理市場評估報告,預計全球水處理市場在2018~202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9.47%。而全球水處理市場2018年營收約為533.6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100.2億美元本文將探討國際水處理公司如何結合新興科技的應用,孕育創新營運模式之個案探討,供國內推動水科技產業發展之相關單位參酌。
隨著經濟的快速變化,對於處於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來說,賒銷已成為中小企業交易的主流方式。然而,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營運成本相對於大企業偏高。同時,作為供應鏈上的主要金融工具,如商業匯票、銀行匯票,使用場景受限,轉讓難度大。供應鏈金融模式下,核心企業作為債務企業,為中小企業的應收賒款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為其分擔資金風險。
我國整體人口結構改變造成人力缺口擴大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如何協助工業區廠商減緩人力不足便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在其他先進國家同樣也面臨製造業人力短缺的狀況,美國藉由舉辦國家製造業日的活動,企圖重新喚起民眾對製造業的重視,讓年輕人在選擇工作時願意投入製造業,相關概念與作法可作為工業區未來之參考。
隨著各項新興科技席捲全球,使半導體運用於電子設備成為注目焦點,帶動半導體產銷需求不斷飆升,近年更受到COVID-19蔓延世界各國影響,造成全球晶片短缺。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orld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 WSTS)預估,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可望年增約8.4%;IC Insights也預期,2021年半導體市場將成長10%以上水準。美國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已陸續通過「美國就業法」、「美國創新與就業法」及「國防授權法」等重要法案,不約而同皆針對半導體產業多所挹注,本文透過整理「美國半導體相關產業政策」,剖析「半導體產業標竿廠商動態」等面相,闡述「園區電子產業之影響與機會」。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資料顯示,2018年高雄市整體製造業營業收入為3.05兆元,比起2017年的2.77兆元,增加2,797億元。而全台2018營業收入17兆5,662億元,較2017增加8,547億元,主因全球景氣持續溫和擴張。若進一步從高雄市主力製造業來看增幅,五大產業包括:化學材料業、石油及煤製品業、基本金屬業、電子零組件業、金屬製品業等,分別成長947.9億元、746.7億元、444.1億元、242.8億元、220.5億元,此五大產業增幅合計占了整體製造業的9成以上,可以帶動高雄市整體製造業發展的核心驅動仍是上述產業,因此,值得中央與地方投入更多實質資源穩固在地產業基石。
107年我國產業園區(以經濟部所轄62處工業區為主)內的金屬製品製造業總設廠家數為1,842家,為園區第一大主力產業,佔比約16.49%;若就區域分布來看,則以中南部為主要設廠區域。
本文以嘉義民雄及頭橋工業區的軌道零組件產業聚落為例,從全球軌道工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分析我國軌道產業的在地化機會,進而促進聚落成員由單一零組件生產商轉型為系統組件交貨模式,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並針對聚落的發展策略,提出兩大方向建議。
2020年受Covid-19影響,人們減少消費,加上東奧等國際賽事停辦,使全球服飾消費需求大幅下滑,全球出口值合計為7,733億美元,相較2019年衰退4.5%。全球最大出口國為中國大陸,全球占比逾四成。
1
2
3
4
5
6
7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