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態成型目前以流變鑄造法為主流,因為無論廢料回收、耗能或生產成本考量上皆占優勢之故。目前所開發的主要流變鑄造法,以製造高強度、高品質、高精確度的較厚產品為主,如汽車的底盤零件、鋁輪圈等。現行使用ADC12合金的熔湯壓鑄製程無法製造出厚度在1mm以下的薄壁形狀,而使用Al-25%Si合金的半固態壓鑄製程則可辦到。而中國大陸採用強電磁攪拌製漿技術,配合傳統壓鑄、擠壓鑄造等工法,利用半固態成型解決了7000系高強度擠鍛鋁合金不能直接鑄造成型的技術難題,研製出滿足設計要求的軍工關鍵輕量化零件。因此,今後半固態壓鑄製程在材料選擇上將更多元,且潛藏著全新的普及運用之可能。
自駕車已成為全球最勢不可擋的議題之一,近期也有越來越多的傳統汽車OEM廠與新創公司均看好其前景與週邊延伸出的商機,相繼投入發展,自駕車在各界的推波助瀾下,發展也日益成熟,像是近期GM、Honda與Cruis共同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而在新創公司上 ,Cruise 的主要競爭對手 Waymo也採購了Crysler 的Pacifica車款進行自駕車的改造。由此可知自動駕駛產業未來將呈現爆炸式的成長,因此本文將進一步探討OEM車廠與新創公司在自駕車產業的佈局狀況,並以個案方式進行分析。
光學雷達(Lidar)是一種光學遙感技術,它通過首先向目標物體發射一束雷射,再根據接收-反射的時間間隔來確定目標物體的實際距離。然後根據距離及雷射發射的角度,通過簡單的幾何變化可以推導出物體的位置信息。光達目前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機械式旋轉光達,另一種為固態光達。由於機械式光達體積重、價格昂貴,目前已有多家廠商開發另一種固態光達技術,本文將討論此兩種光達之技術與市場現況。
根據 LMC Automotive的報告顯示,2017 年全球汽車銷售量(輕型車)達到 9,531 萬輛,年成長率約 3.5%;增長幅度雖不如預期,但整體市場維持穩定成長,連續 8 年創歷史新高。IHS Market 則預期 2018 年市場成長將放緩,預計全球汽車銷售量可達到 9,590 萬輛。電動化趨勢方面,進入量產競爭階段的電動車,將與自動駕駛、互聯、汽車分享服務領域,依不同的市場特性進行整合。智慧化趨勢方面,自動駕駛車及智能聯網技術的發展備受關注。輕量化方面,自動駕駛車在未來有可能大幅改變汽車車身的既有概念。整體而言,未來的汽車產業趨勢,仍將持續朝向電動化、智慧化、輕量化方向發展。
中國大陸 2017 年汽車銷售總量達到 2,887 萬輛(YoY+3%),創歷史新高;其中,乘用車市場銷售量為 2,472 萬輛,成長幅度為 2008 年以來最低。中國汽車協會預估,2018 年整體中國大陸汽車市場規模約達到 2,998 萬輛。在新能源車方面,根據中汽協統計,2017 年中國大陸新能源車(包含 EV、PHEV、FCEV)銷售量達到 77.7 萬輛;2018 年預估將有機會達到 100 萬輛。此外,為因應2019 年開始的 NEV 雙積分管理辦法,預期各家車廠將更快速推動新能源車(New Energy Vehicle,NEV)產業的發展。
車輛產業在智慧自動化的大趨勢下,導入了資通訊技術,不僅能夠提供嶄新的產品功能(如自動駕駛、連網服務等),同時也可改善原有的產業發展課題。例如區塊鏈(Blockchain)或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即是為當前新興且廣受期待的技術之一。儘管DLT尚待建立規模化應用的商業模式,但已有為車輛或移動服務(Mobility Service)產業的應用。
根據日本NHK近期(2018/7/9)的報導註,日本經產省正著手研擬新的汽車戰略,尤其在電動車方面,計畫以2050年為目標,將目前所有以汽油為動力的車輛,替換為電力或混合動力類型的電動車。在環保法規日趨嚴格,以及電動車技術持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各標竿國家紛紛致力於電動車普及化的推動。除了排放法規外,各國開始加強力道從產業政策面推動電動車,再加上銷售與限行法規、電動車技術的發展等,均促使全球電動車的市場規模快速攀升。註 : ” 2050 年にすべて電動車に 世界で販売の日本乗用 車 ”(NHK news, 2018/7/9)
國內車輛產業受限市場規模及國際大廠競爭壓力,傳統乘用車面臨強大競爭。反觀利基車種,像是自駕車,符合國內產業型態,有利我國建立具發展特色車輛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
自駕車是目前最熱門的議題之一,但是產業發展不易,未能普及到市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法規問題,因為有相關責任歸屬的問題。尤其自今年3月Uber與Tesla接連發生車禍事故,各國政府更加看重自駕車法規的設置及責任歸屬問題,因此本文即探討目前在標竿國家美國、德國、日本與中國大陸的自駕車政策與法規,以及全球自動駕駛運行現況。
許多車電系統大廠都正在開發汽車主動防撞設計,包括美國的Delphi和Visteon,日本的Denso和AISIN,加拿大的Magna,德國的 Continental和法國的Valeo等;以下針對Continental、Hella、TRW三家標竿廠商進行感測器產品與技術分析。
1
2
3
4
5
6
7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