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具備海洋風資源國家陸續推出離岸風場開發計畫,推動全球產業向上發展。
2009年第一座浮動式風力發電機組Hywind Demo安裝測試以來,產業持續進行浮動式風力發電技術的研究和示範計畫的推動。2017年10月,30MW的Hywind Scotland 風場併網發電,帶動產業從單機測試往規模化風場開發。2019年底,全球浮動式機組累積安裝容量達81.45MW,依據目前產業具體推出的開發計畫,推估2022年時累積容量將可達376.5MW。前瞻2030年,4C Offshore評估全球浮動式機組安裝總量將可達6.9至13.7GW,挪威、法國、南韓和美國有機會成為主要發展國家。浮動式技術有助於開發深海域風能,但產業發展的推力仍需要政府政策、稅賦與電價補貼的支持,方能提供產業發展誘因,進行浮動式風力發電技術的可行性驗證,提供離岸風電開發的另一個選項。
在目前全球主要使用的再生能源中,生質能發電是少數可做為基載之綠色電力,其貢獻僅次於水力與風力發電。生質能技術概括三種物理形態技術,包含固態生質能、液態生質能與氣態生質能。生質能應用領域中,生質能發電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利用技術之一,而現階段主要的的生質能發電技術為生物質氣化發電及沼氣發電。我國生質能技術部分已進入商業應用模式,包含固態燃料RDF-5熱電應用、液態生質酒精商轉規模量產化與氣態畜牧沼氣應用等,皆有具體成果。
2019年全球離岸風電新增容量達5,541MW(5.5GW),較2018年大幅成長25.9%,前三大新增容量安裝國則分別為中國大陸 (35.7%)、英國(28.4%)及德國(20.1%)。2019年全球前五大離岸風力機新增容量供應商,分別為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39.6%)、MHI Vestas Offshore Wind(18.3%) 、上海電氣(10%)、金風科技(8.7%)及遠景能源 (8.1%)。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體離岸風電產業營運深受衝擊,但美國及中國大陸受限於中央補貼政策僅於2020-2021年,將引爆離岸風電搶裝潮。歐盟各國積極倡議推動離岸風電作為刺激經濟復甦的動能,而我國台電一期、海能、允能風場也將完成建置,預計2020年全球離岸風力機新增容量高達6.2GW,小幅成長12.2%。
本文目的為透過文字探勘技術自動化擷取並分析找出國外離岸風電發展之新產品與新技術趨勢。文字探勘技術應用於離岸風電產業研究可大幅提升研究工作效率,利用自動化方式取代過去人工蒐集及大量閱讀之程序。然而文字探勘分析結果將因分析過程中的參數設定不同,而有所差異,故分析過程需經過不斷的改善及優化,並與產業專家智庫的背景知識相結合,才能持續提升分析結果的品質。本文分析方法包含利用網路爬蟲擷取風電新聞、進行自然語言處理進行資料清理與轉換、利用詞頻分析找出熱門關鍵字以及利用LDAvis模型分析新聞主題,最後再搭配智庫背景知識彙整出三大離岸風電新趨勢:透過AIoT與數位雙胞技術優化預防性運維作業計畫、利用無人載具取代人為作業以有效節省維護時間並降低人工出錯機率、專注新型水下基礎結構研發以因應朝深水域離岸風電發展趨勢。
英國為目前全球第一大離岸風電發展國家,自2000年至今已執行過三輪離岸風電招標,2019年累計容量為9,945MW,未來將進行第四輪招標,其中先進技術為招標文件重要評比項目,本文將借鏡英國離岸風電產業技術發展藍圖,參採其未來次世代離岸風電產業技術布局重點,作為國內擘劃離岸風電產業產品及技術方向參酌。英國政府在規劃2020-2035年離岸風電技術發展藍圖,項目不僅涵蓋各項設備零件,亦包括運維、除役、電廠再生等風場全生命週期所需技術。過去我國在訂定2021-2025年離岸風電產業發展項目,只考量風力機、水下基礎、電力設施及海事工程,未能將運維、除役等技術趨勢納入,同時缺乏材料及檢測相關技術的盤點。因應我國區塊開發階段將朝競價方向發展,技術發展成本及未來是否具出口機會等,亦應列入我國擘劃2026-2035年技術發展藍圖的重要考量指標。
地熱被視為取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利用溫度高於150°C的地熱能源進行商業發電即具經濟效益。雖說地熱能先天上需投入固定的資源成本,然地熱發電廠建成並投入運營後,產生的能量就永遠存在。2019年全球地熱發電裝置量為13.9GW,目前裝置量超出1G者有7個國家。根據WGC 2020預測,2025年全球裝置容量為19,361MW。來自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及風能,成本快速下滑的競爭,地熱發電的成長速度不如預期。然而,地熱發電的低廉營運成本,以及可作為穩定基載電源特性,則促使各國政府願意開發與提供鼓勵政策。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蓬勃發展,面對未來綠能時代無疑是一大利多。然而台灣與國際業者所面臨之挑戰,除了風場建置與後續20多年的運維外,還需克服台灣海峽的險峻環境,以及思考如何建構與維護具備完整多重證照之運維人力。因此在面對如此棘手課題,利用近幾年來技術大幅躍進之AI/AR技術,預期可提供完整與最適智慧化落地解法,將離岸風電運維作業高效化與標準化,消弭現今與未來最為棘手之人力結構問題,確保20年永續發電與環境經營。
UL was founded in 1894,embracing “working for a safer world” as its mission
儲能為再生能源增添多樣靈活性,協助再生能源參與能源市場的營利服務
1
2
3
4
5
6
7
8
9
10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