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城市人口增加及工業發展,造成水資源分配不均;過去缺乏民生用水基礎建設,且未落實工業(產業)與農業廢水排放管制,使水資源品質受影響。因應國家水資源管理機構建立及2018年國家水質管理計畫實施,將為泰國水處理市場帶來新機會。
金融風暴後全球供應鏈縮短,在地製造趨勢逐漸形成。台灣位於競合國家的中上游價值鏈位置,對台灣中間產品出口威脅大,加上中國大陸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轉型,供應鏈日趨完整與我國重疊程度增加,對我進口金額快速成長,威脅內銷為主的傳統產業。我國傳統產業如何於國內外市場突圍,是當前必須積極面對的重要課題。國內傳統產業普遍技術創新速度緩慢、跨領域整合能力不足、在地供應鏈弱化,政府可以標竿企業帶領產業鏈創新之概念推動聚落價值鏈升級或跨入新產業價值鏈。一方面協助標竿企業發展關鍵技術或服務系統整合,培養標竿廠商成為國內中堅企業,取得全球領先地位;另一方面,針對小型業者則透過以大帶小研發聯盟及產學合作方式,提升產品或服務價值,強化供應鏈體系,降低斷鏈風險,並發揮領頭羊示範帶動之效益。
隨著數位經濟及新興科技的蓬勃發展,全球各國家主要城市皆競相應用新興科技規劃發展智慧城市。依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19全球智慧城市指數調查(IMD Smart City Index,2019),歐洲國家城市智慧化發展現況多列於A級以上,而其中尤以荷蘭(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挪威(奧斯陸)等國家城市更是名列前茅。本文將探討荷蘭鹿特丹RDM園區,一個因經營不善逐漸廢棄的碼頭,透過園區環境再造、鼓勵產學合作及提供試煉場域等方式,逐步轉型成為荷蘭當地培植產業創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可供國內相關孵化器、育成及園區經營單位參酌。
發展循環經濟 降低進口依賴因應全球循環經濟的崛起,可推動回收鋁再利用,並透過產官學研合作技術研發,提升回收材料品質,同時有助於提升品牌的綠色環保形象。
本文針對美國專家諮詢平台Clarity、德國高階退休專家組織(SES)、法國國際技術交流諮詢組織(ECTI)等國際案例進行回顧與解析,最後並提出適合台灣推動高階退休專家顧問人才平台的建議。
CPTPP及RCEP 區域貿易協定牽涉之國家眾多,參與國之GDP與貿易額在國際佔比甚高,對臺灣經貿影響不可小覷。台灣加入CPTPP及RCEP將使國外進口的手工具產品豁免關稅,對於經營內銷的手工具生產商較不利。但臺灣手工具產業九成產出以外銷為主,內銷佔比低,雖兩貿易協定會員國分別僅佔臺灣手工具出口總額的14.37%及17.95%,但加入CPTPP及RCEP可提升我國手工具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競爭力,拓展其他會員國的出口,整體而言是利多於弊。但若臺灣無法加入這兩大自由貿易協定,評估其對臺灣手工具影響有限,主要原因:CPTPP RCEP會員國中,除去免關稅的日本,預估最多受影響的出口比例落在9%~13%;因臺灣手工具產品屬於較具競爭力的工業級與專業級產品,評估受影響程度會再降低。
為了將韓國食品推向國際(即韓食世界化),在食品產業振興法支持下,韓國政府啟動「韓國全國食品產業專區計畫」,首要目標為設置一座國家食品產業園區,作為食品產業強化之基礎。透過育成、投資獎勵、研發技術支援等作法,去提升韓國食品工業的競爭力,並發展成為輸出平台,同時也極積向世界各國食品大廠招商引資,足見其企圖心,而相關策略作法亦值得我國參考學習。
為實現更高的生產率、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及更高的能效,智慧製造導入是當務之急,而多元化的感測器及連接技術則試圖解決諸多在智慧製造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複雜難題。有鑑於此,本文擬淺析智慧製造浪潮方興未艾,工業無線感測網路技術之發展機會,以作為廠商進行產品研發佈局之參考。
根據OECD指出世界各國網路普及率差距仍然顯著,數位轉型改變了工作型態、個人收入、健康、社會地位、交流方式等,為人們帶來機會也帶來風險。近期很流行的一句話:現在就是未來,城市的數位轉型不再只是展望未來,放眼國際,六都的推動者應該需要重新審視現有服務流程,如何找出整體城市服務系統最大產出的痛點與益點,有賴整體資訊蒐集、分析與處理工作流程的重新設計。再者,或許可提高推動單位層級,整合城市所有數據,要讓資料發揮最大的價值,唯有提高能夠主導整合各單位資料的智慧運籌中心才能有效發揮。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預計在2019年,公布修訂之國家汽車政策(National Automotive Policy, NAP),本次修訂內容除持續推動節能汽車(Energy Efficient Vehicle, EEV)發展外,修訂重點將放在汽車科技能量的提升,包括汽車的移動性(mobility)、連貫性(connectivity)及大數據(big data)等,預估將對我國汽車零組件產業出口東協各國有所影響。本文以加工出口區汽車零組件產業為例,提供產業機會分析與拓銷建議等,以協助業者掌握新南向市場之動向。
1
2
3
4
5
6
7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