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四十多年基礎鋼鐵材料發展經驗的累積,使得台灣鋼鐵由原料到中下游加工廠技術漸趨成熟。除鋼鐵材料之外,鑑於亞洲新興國家大幅提升對:高科技能源、石化、航太產業之特殊合金材料需求,正是切入該產業鏈,布局未來發展的時機。
鎳基合金是指以鎳為基礎加入其他元素、在650~1,000℃高溫下有較高的強度與一定的抗氧化腐蝕能力等綜合性能的一類合金。就整個鋼鐵產品來看,鎳基為主的高性能鋼屬於高價、量少的產業地位。2012年全球高性能鋼產量約28萬噸,僅佔所有鋼鐵產品的0.02%,遠低於工具鋼、軸承鋼、合金鋼等高值產品,更遑論產量高達15.7億公噸的粗鋼產品。
鋁產業是在1886年由同樣是22歲的年輕人C.M.Hall(美)和P.Heroult(法)各自發明了鋁的熔融鹽電解法,分別奠定了美國和歐洲的工業精煉基礎之後開始的,如今這種比重2.7大約是鋼材1/3的輕量鋁及鋁合金,已經應用於可攜式用品上。而且,鋁材料也是那個時候剛誕生的飛行船所矚目的新素材,於1897年使用在其骨架和外板上,而在奧地利試作出了所謂的硬式飛行船。另一方面,萊特兄弟在1903年首度飛行成功的萊特飛行者號(Wright flyer),雖然其汽油引擎有一部份已經使用Al-8%Cu合金鑄件,但是骨架仍舊是木製的。由於航空機的發展,對於具有高比強度(強度/比重)或比剛性(剛性/比重)的材料有強大的需求,因而為了因應這股需求,在世界大戰前後的大約50年期間,從抗拉強度100MPa左右的純鋁,到超過400MPa的各種高強度鋁合金乃應運而生。如今,航空機產業自不用說,高強度鋁合金也已經廣泛使用於火箭和高速車輛、汽車或是製造設備零組件等用途。
2013年上半年度我國的鎂合金總進口量為5,324公噸,較2012年同期減少24.2%,不過在鎂原料價格的下滑,對我國鎂二次加工業者為利多消息,帶動2013年上半年度純鎂進口量達3,127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0%。國際鎂合金價格上,則因下游市場採購需求的不足,在供過於求的強況下,鎂價到2013年6月仍然持續下滑。
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50個國家,主要市場集中在中東、美國等地區,亞洲國家如日本、新加坡、韓國、印尼與中國大陸等也都在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產業。鈦金屬材料於海水淡化設備中,因鈦管表面與蒸汽的熱交換方式為滴狀冷凝,不僅減少了熱阻,也使鈦金屬材料的熱交換性能顯著提高。
銅由於具有導電良好、熱傳導快速、以及可完全回收等特性,廣泛使用於工業製造與建築材料。銅材料價格高昂,並且時常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因素波動,在毛利率較低的銅相關應用產業如電線電纜上,銅等原物料價格期貨成為廠商獲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球鎳合金錠的進口量已從2006年的3.75萬公噸成長至2012年的7.54萬公噸,而進口值也從6.79億美元成長至2012年的13.3億美元,近6年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達18.3%;其產品主要來自英國、俄羅斯與美國等國家,合計約佔全球鎳合金錠出口量的36%;從全球進口鎳合金產品來看,2007年最高進口量達到24.5萬公噸,之後,2009年最低降至8.2萬公噸,但2012年又回升至14.1萬公噸,進口值也達到46億美元左右。
自從1990年3月,日本JOY公司首次在全球銷售鈦製高爾夫球頭,因而揭開鈦製高爾夫球頭的序幕。JOY公司主要與川鐵合作,採用Ti-6Al-4V合金作為球頭的材料;另外,水野與三菱材料合作,在球頭的上面與擊球面採用Ti-6Al-4V合金,底部與頸部使用的是純鈦。由於使用鈦合金製成的木桿,其穩定性和彈性俱佳,使得鈦製高爾夫球頭逐漸成為主流。高爾夫球具三主件分別為球頭、球桿與握把,其中球頭為球具組合中最重要的部分...
2012年全球景氣復甦明顯放緩,整體經濟呈現「內外皆冷」局面。2012年台灣鋁產業產量約85.3萬公噸,小幅成長4.1%;受國際鋁價全年平均下跌15.7%影響,鋁產業產值衰退2.8%約達新台幣818億元。近年越南由於輕工業蓬勃發展,已取代中國大陸成為台灣再生鋁錠及鋁擠錠第一大出口國。由於全球景氣復甦不明朗,2013年經濟前景仍無法有較大幅度的改善。電子資訊產品將是帶動台灣鋁軋延品成長之主要動力,而全球航太級鑄、鍛零組件發展空間及市場潛力仍大。
從全球市場來看,鈦材耗用量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領域,2012年,全球商業航空的鈦材耗用量達到35%,軍用鈦材耗用量比例為12%(主要為軍用航空),整個航空領域鈦材耗用量比例接近50%。而在工業應用上,鈦材耗用量比例為38%;新興/民生應用鈦材耗用量比例為6%。 從台灣鈦市場的產業形貌來看,目前國內從事鈦相關產業之廠商家數約100家左右,相關從業人員接近9,500人。鈦金屬相關應用廠商,包括從事航太零組件的漢翔,高爾夫球頭的大田、明安、鉅明、寶豐精密,以及生醫材料的聯合骨科、冠亞生技、全合生醫、鴻君科技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所提供之所有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研究報告、圖表、影像與影音等),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其著作權歸屬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有。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可提供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作為非商業用途之內部使用參考,下載或使用網站中所提供之內容及服務,應遵守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非經本中心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全部或局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網站資料之行為。
由於科技發展及產業變動快速、資訊的不完整及其他不確定因素之影響等,本網站無法保證所提供資訊之時效性及完整性,本網站會員及授權使用者如有內部使用參考時,請注意發佈日期、立論假設或當時情境,並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
非常歡迎您光臨「MII金屬情報網」(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務必詳細閱讀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四、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五、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六、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七、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